縱橫捭闔:移植民主和真正內涵

正當西方文明視民主為建立有效政府的原則,這些政治哲學隨着西方國家在近代的強勢而傳播到世界各地,被奉為象徵進步的價值觀。

至此,西方文明和其他民族的人們,雖然都在說「民主」,但其內涵對於他們已經是有差別的。一個視之為原則,另一個視之為價值觀。這個差別也影響了日後設計制度之路。西方文明國家,因為經歷過不斷的探索調整,所以整套制度內容很充實,包括硬件、軟件、文化等等,能夠配合本身社會特點,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而對於其他文明社會,因為是直接移植別國的經驗,所以更容易流於形式化,對於真實的操作內容,有時反而不一定很清楚。

對東方文明的亞洲國家來說,文明內涵較大程度是對人文精神的追求。相對於西方文明工具主義的實用性,東方文明下的人們,加上對民主作為價值觀的理解,所以對民主理念,更顯示出一種對追求真理的態度。

人們對待原則和價值觀是有分別的。合乎原則下的運作和制度設計,有討論空間。可是事物一旦被提升到價值觀層面,要產生妥協便非常困難。例如美國在二○○○年,小布殊和戈爾的總統選舉當中產生了爭拗,其中甚至涉及制度問題,雙方仍然能夠接受通過司法判決平息事件。而一些亞洲經驗,例如在泰國和台灣等,處理類似問題時便沒那麼順暢,社會成本也更高。這其中反映的正是文明和理解民主的差異。民主是普世的,但我們要真正明白其非常實用的內涵,而不是崇高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