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審計年年犯 施政亂象何其多

意見接受,態度照舊,這是港產官僚的最大特點。審計署最新一期衡工量值報告照例揭發了一大堆政府部門的施政亂象,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可惜,官僚陋習積重難返,尾大不掉,這種例行公事式的審計報告能不能令當局改善施政,實在令人懷疑。

這次被審計報告炮轟的部門眾多,包括管理樹木的種種問題。樹木辦在全港路邊樹木普查中發現了七萬棵樹「無王管」,當中逾一千三百棵有問題,但花了足足三個月仍未能確定管理責任誰屬,至今仍有十六棵病樹等待移除。近年塌樹意外頻生,奪去多條人命,豈是無因。

俗語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現時有八個政府部門負責樹木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開支逾四億元。最奇怪的是,同一地帶的樹木竟由不同部門管理,以致遇到投訴或劃分護養責任時,各部門往往互相推卸,誰也不肯承擔。儘管樹木辦曾建議由佔大多數樹木的部門負責同一地帶的護養工作,但相關部門置若罔聞,一直得不到積極回應。

審計報告建議發展局局長統籌各個樹木管理部門的工作,加快檢討路邊樹木護養政策,並劃分護養責任。然而,建議歸建議,最怕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政府部門普遍抱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混日子,最後又是不了了之。實際上,港府成立樹木辦的目的就是負責協調不同部門的樹木管理工作,如今看來,這個新衙門形同虛設,根本沒有盡到本身職責,到底是樹木辦敷衍塞責,還是各部門官僚積習難改,這才是最值得當局檢討的地方。老實說,如果樹木辦真的無法發揮作用,不如乾脆撤掉算了,以免繼續浪費公帑。

見微知著,從管理樹木的種種漏洞,就可以知道政府官僚作風已惡化到何等程度。當年有市民投訴,指西貢區經常見到居民在公眾地方晾曬衣物,不僅有礙觀瞻,而且影響交通安全,詎料六個政府部門爭相卸責,誰也不願出面處理,結果驚動申訴專員公署插手調查,而且還要政務司司長介入,才解決了這個雞毛蒜皮卻鬧得滿城風雨的小問題。事隔幾年,官僚依然,政府部門互相卸責的作風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可謂咄咄怪事。

年年審計年年犯,知錯認錯不改錯。審計署及申訴專員公署不斷調查,不斷發表報告,不斷揭發施政亂象,可惜每次都如泥牛入海,對改善施政毫無作用。今次被衡工量值報告點名批評的眾多部門中,不少已是「常客」,例如食環署、康文署及路政署等等,問題多多,烏龍百出,要求他們改變官僚陋習,恐怕是緣木求魚。說到底,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港府民望低迷,施政愈來愈困難,一方面固然是反對派從中作梗,百般阻撓,另一方面則是本身管治混亂,授人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