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出世時胸部凹陷,情況隨着成長愈明顯,或患上「漏斗胸」,影響外觀之餘,可能損害心肺功能。心胸肺外科醫生推算,本港每年約有一百宗新症,其中六十至七十宗情況嚴重需接受手術。有病人以為「無得醫」,寧穿厚衫遮掩,或擔心開胸手術風險大,故求診者少。仁安醫院近年引入「納氏微創漏斗胸矯正手術」,在病者兩邊肋骨開小孔,放入U形鈦金屬棒將胸骨撐起,減低漏斗胸對兒童的影響。
漏斗胸是常見先天性胸骨畸形,指胸骨及兩側肋骨向後凹陷,令胸腔中央呈漏斗形。私人執業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鍾少石稱,全球每三百人中有一人患漏斗胸。以本港每年約四萬名嬰兒出世推算,每年有一百宗新症,約六十至七十宗需手術矯正,男女比例為三比一。患者通常是第三至第八條肋骨有異常,成因不明,約四成有家族病史。
漏斗胸患者無明顯病徵,直至胸骨凹陷嚴重,壓迫心臟及肺部,影響心肺功能,出現胸口痛、心悸、氣喘等問題。鍾少石稱,患者出世時便有漏斗胸,初期病徵十分輕微。隨着兒童成長,運動量增加,才令徵狀顯現,通常十歲以上的情況最嚴重。
傳統漏斗胸手術以開胸為主,醫生在患者胸腔落刀,切開約八條胸骨及肋骨進行矯正,傷口至少七至八厘米闊,病人康復時間較長。最新的納氏微創漏斗胸矯正術,僅在病者兩邊肋骨開三厘米小孔,利用內視鏡導引,將U形鈦金屬矯正棒置入胸骨下,再以儀器輔助將矯正棒翻轉,將凹陷胸骨撐起。矯正後的胸骨因應金屬棒形狀生長,約兩年後可取出金屬棒。
漏斗胸患者的胸骨凹陷,影響外觀,令病人自尊受挫。有廿一歲男患者平日穿厚衫遮掩,後因胸骨壓着右心房,心肺功能受影響,不能做劇烈運動,始決定施手術,術後休息數月已重回校園。其後發現,原來男患者的父親亦有漏斗胸,看見兒子康復,自言若年紀輕亦會做手術。
鍾少石稱,手術約需九十分鐘,傷口較小及位置隱蔽,加上毋須切開骨骼,病人康復較快,留醫數天可出院。本港○七年引入新手術,至今完成約八十宗,成功率達九成。因兒童胸骨及肋骨較有彈性,較成年人容易矯正,新手術最適合八至十二歲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