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求助無門只有硬闖

對於學聯發出的公開信,董建華在極短時間內就作出回應,直言學聯僅重複其觀點及立場,無助化解僵局。學生感到失望,乃意料中事。董以公開信對公開信,顯然要在第一時間讓公眾了解他的取態。

退場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不論建制還是泛民陣營,學聯會否主催退場,影響深遠。從選舉的層次考慮,每拖多一天不退場,民怨就多積累一分,民意的逆轉同樣增多一度,明年區議會選舉,甚至後年的立法會選情,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對建制陣營較為有利。泛民黨派在婉拒議員辭職推動「變相公投」的建議後,難以掌握學聯下一步會否提出「另類創意」,讓他們感到緊張。學聯堅拒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退場,繼續逆主流民意而動,自我感覺良好,反倒令議會內的「不合作運動」不受媒體重視,鎂光燈只照着廣場,泛民黨派也感到無奈,只有退場才有可能改變困局。

學聯多次錯失退場或轉場的機會,現時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欲採取以進為退的策略,迫使特區政府,甚至是中央讓步,作為下台階,已不顧政治現實。硬闖北京,豁出去的況味非常明顯。

董建華以靜制動,一封公開信已可測試學聯溝通對話的誠意有多大,毋須面對面。一試之下,學聯堅持中央必須撤回人大決議,否則絕不考慮撤退的立場,非常明確,董建華相信見面也不會有任何助益,遑論協助上京。可以斷言,學聯求助范徐麗泰,亦將無功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