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估署叫停租估外判

審計署○九年炮轟差餉物業估價署低估物業租值,造成巨額公帑損失後,差估署於一二年試驗把住宅物業租值覆核工作外判,希望令估值更準確,但效果奇差,消息稱,外判公司不但在估值考慮上未夠全面,報告更要多次發還重做,「跟進佢哋啲報告,仲慘過自己做!」試驗計劃結果要延長逾一年才完成,該署檢討後決定叫停計劃,把覆核工作交回部門職員負責。立法會議員促差估署研究物業租值被低估的原因,並增加人手進行重估工作。

差估署於一二年初斥資六十五萬元進行先導試驗計劃,將定期物業租值的覆核工作外判予私人公司處理,計劃須覆核約一萬個港島東區住宅單位的實際特徵和不同單位之間的對比關係,計劃原為期半年。

一般測量公司無相關經驗

消息人士透露,承接有關外判合約的公司表現不理想,未能掌握要全面覆核大批單位的考慮因素,「佢哋做個別單位嘅估值無問題,但要成幢大廈嚟做就唔掂,好多細節佢哋都無考慮到,唔能夠分析到每個單位與其他單位之間嘅差別及關連,舉例佢哋試過做廿四樓單位嘅估值,竟然同十八樓差唔多,但我哋係要做到有差別!」他估計與一般私人測量公司並無從事大型物業估值工作經驗有關。

因外判公司報告未達標,差估署不收貨,報告要發還重做又重做,結果整個試驗計劃延至今年初才完成,較原先半年時間多出逾兩倍,「差估署要成組人跟進同監察住外判公司做嘢,好花人力物力,不如自己做好過!」外判物業租值覆核工作觸礁,消息人士表示,差估署已透過加快內部核數組的工作程序,提升內部電腦系統核查數據。至於村屋外判估值的工作會維持,因村屋只有三層且數量不多,較為簡單。

差估署發言人證實,在檢討外判定期覆檢先導試驗計劃的成效時,發現市場未有足夠電腦批量估價方法的專業人員處理相關覆檢工作,因此決定繼續由差估署人員執行定期覆核工作。

重估二百萬個物業 促加人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差估署每年要重估全港逾二百多萬個物業的租值,工作量大,若外判覆核估值計劃失敗,便應考慮增加人手應付龐大的工作量,確保重估及覆核工作可依時完成。

記者譚美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