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婦「玻璃骨」及早預防

女士踏入更年期會經歷身心變化,本港約有三十萬名女士患有骨質疏鬆症,料十五年後患者數目將增加逾倍,即每兩人便有一人患病,目前更有過半數更年期後女士有骨質疏鬆。有專科醫生指,婦女更年期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容易令骨組織密度減低,變得如玻璃脆弱,嚴重更會骨折,曾有四十歲女士「甩手」披頸巾竟致鎖骨折斷;加上本港女士追求美白肌膚,長期搽防曬及「遮太陽」、節食瘦身,造成維他命D及營養不足,是骨質疏鬆高危族。

為喚起婦女及早預防骨質疏鬆症,來自不同專科的醫生成立「金色年華關注組」,昨舉行啟航禮。老人科專科醫生葉衛民稱,女性的更年期普遍在四十二至五十八歲期間出現,年近四十歲的女性骨質流失會變得明顯,更年期的首三年,骨質水平流失速度極快,造成骨質疏鬆。患者可「無聲無息」下骨折,而腰部骨骼多屬「海綿骨」,是全身最高危部位,「彎低身執嘢都可能斷脊椎!」

忽略骨質與身形關係

婦產科專科醫生李朝暉指,本港女士常「躲避」陽光,又為保持輕盈體態而努力瘦身,卻忽略骨質與身形的密切關係。李強調,體重過輕的女士骨質密度會同時偏低,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族。她憶述,曾有四十歲女病人用手整理頸巾時「甩手」,造成鎖骨骨折,「啲骨變到好似玻璃咁脆。」李建議女士用骨質疏鬆自我評估表(OSTA)進行自我評估,方法與計算身高體重指數(BMI)類似,若BMI少於18.5kg/m2時便需提高警覺;年屆四十歲的女性更應該每半年至一年接受DXA骨質密度掃描,檢查腰骨和腿骨的骨質平均值,防患於未然。

攝足夠鈣質維他命D

李朝暉解釋,兩種評估方法均以紅、黃、綠三區界定不同的風險程度,倘骨質密度踏入黃區,便需開始正視骨質疏鬆風險,紅區則屬危險,骨折風險較黃區高四倍,需即時就醫,綠區則為安全。李叮囑更年期女性「請勿超越黃區」,及早改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負重運動、戒煙,亦可以多喝牛奶,並需要攝取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唔好太貪靚,每日曬十五分鐘太陽就夠補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