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有個案先做嘢已經太遲」

【本報訊】伊波拉病毒可能在三周內傳至內地,離香港愈來愈近,但本港近日未再提升防疫措施,有立法會議員直指,香港航班往來頻繁,惟港府面對來勢洶洶的伊波拉疫症仍然掉以輕心,防疫漏洞百出,沒有吸取「沙士」教訓,又批評如港府等到香港出現感染個案才緊張為時已晚,屆時勢必陣腳大亂。

方便追蹤 澳門填健康申報

香港八月曾出現伊波拉疑似個案,港府當時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在口岸為旅客檢測體温、增設隔離病房等,衞生防護中心網頁則呼籲市民避免到西非疫國。不過最新的伊波拉資訊則仍停留在九月,稱會透過派發小冊子及為酒店業界安排簡介會,加強大眾對伊波拉的認識,實質效用成疑。

至今伊波拉病毒蔓延多個國家,美國已向西非疫區發出旅遊警告,甚至有國家禁止來自疫區的旅客入境,早於八月澳門亦要求西非部分國家的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報表,以便日後追蹤。惟香港方面,仍未有將疫情列入外遊警示制度,只作重要通知;暫時亦無意考慮要求入境旅客填寫健康申報表。

港航班頻繁 爆發疫症高危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麥美娟指出,伊波拉病毒迅速擴散,香港國際航班頻繁,非常高危,不排除有患者經飛機傳入本港,爆發疫症。惟香港口岸防疫工作漏洞百出,沒有對疫症高危國家的旅客實施健康申報及發出旅遊警示,她認為,由八月香港發現首宗疑似個案至今,疫情擴散已有很大變化,港府應適時檢討加強防疫措施。

然而,近日香港發生不少事情,包括坑渠油風波以及政治問題,麥美娟憂慮,「大家好似唔記得伊波拉威脅」,沒有提高警覺及加強防範。她又批評港府防疫措施仍然鬆懈,反應遲緩,後知後覺,「次次都等到出現感染個案先做嘢已經太遲」,未能防患未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