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改善精神分裂陰性病徵

精神分裂的患者會經歷一些對他們而言很真實的幻聽、幻覺,這些都是「陽性病徵」。此外,病人亦可能會木無表情、甚少說話、社交退縮,這則稱為「陰性病徵」。治療精神分裂的藥物,不論是新式或舊式藥物,都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陽性病徵;而新藥的好處是同時能夠改善陰性病徵。若患者的陰性病徵獲得改善的話,社工及個案經理才能有效地跟患者溝通。舊藥未能有效改善陰性病徵,而且較易引起肌肉不自主的陣發性、強直性收縮,反觀新藥則較少引起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因此現時使用新藥物已成為國際間治療精神分裂的趨勢。

未遵從服藥 針劑可解決

此外,精神分裂患者遵從服藥的情況普遍較差,因而影響病情,阻礙患者進一步開展復康計劃及重投社會。要有效改善服藥依從性問題,可以選擇轉用針劑藥物。患者只需每一個月注射藥物一次,就能確保藥物在身體內緩慢地釋放。香港在精神科藥物的開支平均為每名市民四十二元,而澳洲的藥物開支平均為每人二百八十元;至於精神科醫生方面,平均每十萬名澳洲市民便有十二位精神科醫生,而香港只有四位。因此港府需要盡快籌劃精神健康政策,避免再有悲劇發生,刻不容緩。

以下網站可供大家參考:

http://www.youitv.com/partner/derc/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