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行路氣喘、頭暈,未必單純是年老力衰迹象,亦有機會是心瓣毛病。本港七十歲以上長者中,近一成患有可致命的「主動脈瓣狹窄」或「二尖瓣倒流」,血液無法正常輸出甚至出現倒流,嚴重可致心臟衰竭。由於傳統開胸手術對長者的風險太大,故三至六成嚴重患者未有接受任何診治。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近年引入的微創心瓣手術創傷性低,術後只需住院四至七日。有年逾九旬的長者今年成功植入人工心瓣,術後半年已可「周圍飲茶行街」。
九十三歲的黃伯今年三月因呼吸困難、暈眩求醫,發現患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及鈣化性主動脈瓣,立即接受微創手術,留醫十多天後即可出院,半年後可自行出入,更可持續運動一小時,「以前行步路都暈,依家好似重新做人咁!」
心瓣疾病於老人身上尤其常見,香港結構性心臟病學會主席林逸賢醫生指,本港七十五歲以上長者約百分之三至五患主動脈瓣狹窄,心臟主動脈瓣無法完全開啟,令血液無法輸出,可致氣喘、暈眩、胸悶等。結構性心臟病學會前任主席鄭長華醫生稱,二尖瓣倒流指心臟二尖瓣不能閉合,血液反向倒流,本港約有百分之九的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患該症。若延誤治療,此類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兩成,「十個有八個都會過身。」
要根治心瓣疾病,傳統開胸手術需暫停患者心臟運作,以體外人工循環儀器替代,並在胸腔留下長七吋傷口,對長者的風險太大。近年本港引入「微創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及「微創二尖瓣修補手術」,前者與「通波仔」類似,透過導管經大腿將人工心瓣送到心臟。
據本港現有數據,患者於術後兩年存活率達百分之百,由於手術只需從大腿穿刺,傷口感染的風險極低。後者則透過導管將瓣膜夾送到心瓣,防止血液倒流,術後一年的存活率達八成。
不過,林坦言兩項手術的費用高昂,約需港幣廿五萬元,之前本地十多宗TAVI手術,部分由善長資助,現時逾九成二患者仍因財政壓力未能選用新手術,治療選擇仍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