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如何看待內地

社會當中一些人對內地的感覺,大概可以用以下幾句說話來概括:「內地政府很黑暗」、「內地人民很可憐」、「有能力的內地人來香港爭機會,搶飯碗」、「沒有能力的內地人來香港搶綜援」、「錢多但無文化」等。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印象,社會宣傳固然重要,但是社會成員的心理暗示更是主因,媒體其實只是順着這個方向而行。這種心理暗示形成於幾方面,包括一、文革、貪污腐敗等政治事件;二、幾十年來的身份認知結構,上述的話語是其具體化表達;三、人口結構,人口中很大比例是為了逃避內地而到達香港,對內地的印象本來就不是正面的;四、還有面對香港和內地轉變中的關係,持有這種態度的人士也覺得這樣的認知沒有問題,甚至希望維持這樣的優越感。

從一些社會宣傳的做法,可以看出這種心理暗示。有些報道容易傾向把香港自身放在道德高地去批判內地,例如「我有自由、民主,你沒有」等的話語空間;批判內地事物往往被視為是公義的。如果說大陸甚麼事物是好的,特別是關於政府的,則容易被懷疑是被收買了,是「賣港」。所以對於內地正面的消息,在香港是比較難聽到的。

這樣的心態,可以說是結合了內地的一些負面情況和香港人某種心理暗示而成。其實無論在哪個社會,都必然有正面和負面的人和事物。香港和內地,可能因為太近、關係太複雜,反而無法減少感觀因素地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