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香港人身份構建

香港與內地關係的其中一個深層次矛盾,就是本地社會一些自我身份認同的困境。所謂「香港人」身份,最初的形成,可追溯到大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隨着逃難移民過客的心態逐漸淡化,以香港為「家」的新一代慢慢形成。在這個背景下,由周潤發和廖偉雄主演、深入民心的電視劇《網中人》上演,劇中人物對構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故事中,周潤發演繹的是外表帥氣、大學畢業的本地年輕人,愛情事業兩得意;而相對應的,則是由廖偉雄演繹的「阿燦」,一個由內地新來到香港,老土、猥瑣、潦倒貧困的角色。

兩個角色的落差,正反映和總結着當時本地社會如何期待和塑造「香港人」和「內地人」的形象。自此,本地社會習慣稱呼內地人為「阿燦」。

其實,任何一個身份認同,都是通過區分「我」和「別人」而形成的,是一種共同體式的認可和集體意識。在這個構建過程當中,香港社會通過貶低「阿燦」,逐漸構建和獲得了一種新的身份認同。這種認知,是這個身份的構成基礎,也是香港社會長時間一直認為香港人和內地人應有的關係和形象。

可是,隨着內地發展,無論是表面的外表,還是內裏的知識、涵養以至財富,湧現了大批不再是「阿燦」的內地人,內地的年輕一代,可以是同樣的帥氣、有知識。特別是近十年,隨着個人遊旅客蜂擁而至,顯示出部分內地人的強大購買能力。結果,現實情況和預期認知出現了差異。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