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改變禍國害港策略

正當廉政公署就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捐款予「民主」派中人,是否涉貪腐勾當展開調查之際,黎高調接受訪問,聲稱不接受「袋住先」特首普選方案。他認為大部分市民支持「公民提名」,「民主」派應否決不符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黎是否刻意高調,以示自己「見得光」,不得而知;但上述言論反映他或改變政治策略。

一直以來,黎智英與主流民主派,尤其是民主黨關係千絲萬縷,共同目標並非「公民提名」,而是可讓民主派人選「出閘」的行政長官普選方案,以期透過自己友當選,對港府發揮最大影響力。故黎向來對社民連等可能破壞其如意算盤的激進派,相對不算友善。

可是,民主黨愈來愈不得人心,再也無力駕馭民主派。不少社運出身的少壯民主派,更對民主黨就二○一二政改私自跟共產黨妥協,深惡痛絕,結果導致民主派內激進勢力抬頭,「公民提名」因而壟斷是次政改討論。中央否決「公民提名」不難,只要「定性」其不符《基本法》規定便可;然而,更難處理是:如何令持黎智英及民主黨等想法人士的如意算盤無法打響,無法以「溫和」調子包裝,先通過有利他們圖謀的特首普選方案,再抬捧他們的傀儡上場,然後大搞以「一制」對抗「一國」。

中央近期或已想出辦法,就是行政長官候選人經嚴格篩選,須獲提委會過半確認,同時候選人不得超過二或三人。在如斯限制下,民主派人選根本無可能「出閘」。這也許就是有人改變策略,轉投激進陣營之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