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央企薪酬改革 初露一線曙光

近年來內地收入改革雷大雨小,尤其是規限央企高管薪酬更成「老大難」問題。在經歷了改革與反改革的一番博弈後,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提出的《央企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終於拉開了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的大幕,讓百姓看到了「改革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一線曙光。

無論虧盈 旱澇保收

長期以來,央企損公肥私、花天酒地備受詬病,高管薪酬福利畸高更廣受質疑,但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之路一直步履蹣跚,阻力重重。自二○○四年國務院頒發《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後,相關改革法案不斷出台,但改革不僅幾無成果,高管薪酬反而愈改愈高,更有不少央企將「職務消費」堂而皇之地計入自己薪酬,其化公為私、中飽私囊,簡直已到無所約束的地步。

這次央企改革方案重點有二,一是規限高管薪酬,二是遏制「職務消費」。目前,央企高管收入普遍過高。以去年為例,在上市央企總經理中,中集集團麥伯良和平安銀行邵平的年薪分別高達八百七十萬元和八百三十三萬元,非上市央企高管薪酬同樣高得驚人,如原昆侖能源主席李華林年薪為九百六十九萬元,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年薪為一百一十二萬元,就連一般央企老總年薪亦大多過百萬。相比之下,美國國企高管年薪通常只有十萬到三十萬美元。

更離譜的是,企業有賠有賺,薪酬有升有降,此乃營商定律,但央企卻「無論虧盈,旱澇保收」,即使出現巨虧,薪酬亦不降反升。如此「穩賺不賠,坐收千金」,不僅是中國市場經濟的一大特色,在世界各國央企中恐亦「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這些央企高管除了坐享百萬近千萬年薪,還有名目繁多的福利、補貼和高額獎金,甚至連衣食住行醫,甚或私人請客等開支均由「職務消費」買單,有的更暗度陳倉,將一年幾十萬的「職務消費」攫為己有,放進個人荷包,以致央企九成利潤去向不明。他們花天酒地、揮霍無度,一餐耗費公帑數萬、十多萬已是家常便飯。如中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陳同海,平均每天揮霍四萬元,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請權貴品嘗鮑魚和法國名酒,一頓飯亦豪花六十萬元。

既得利益 從中作梗

更令百姓不滿的是,這些央企一邊侵吞民脂民膏,奢華成風,一邊又抓住搖錢樹,拒不讓利於民。國企顧名思義乃國家所有的企業,也是全民所有的企業,國家財富理應全民共用,但國企每年利潤逾二萬億元,上繳國家的紅利卻微乎其微,平均每個國人分不到三十元,去年央企用於民生的投入更僅區區六十五億元。國企表面屬公,實際上卻姓私,這讓百姓如何心服口服?

央企高管薪酬高或不高並非問題,關鍵在於他們是否理當應得?在中國,國企是個非官非企、亦官亦商的怪胎,經商不是靠平等競爭和經營有道,而是靠壟斷和特權賺得盆滿缽滿。

同樣,央企高管也不是市場精英,而是官二代、紅二代和行將退休高官的後花園,他們同樣不是憑聰明才智,也不是靠貢獻良多,而是依仗父蔭和權勢,坐享天價薪酬。

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屢屢受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這班既得利益者從中不斷作梗阻撓。

現在「高管薪酬改革方案」已經開啟,這無疑表明了中央推動國企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的決心,但說易行難,央企高管薪酬改革能否成功,能否彰顯公平正義,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