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兩岸融合一體

台灣內部對「統一」的概念比台獨更無市場,可說患上了統一恐懼症,就是這個心態的發酵,造就了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公民運動的升起,表面反馬英九,其實反中,兩岸的深層次矛盾必須要面對、要解決。

現兩岸服貿協議的審查停擺,貨物貿易協議遙遙無期,都是受到在野黨的掣肘,以及社會反中情緒發酵的結果,讓兩岸關係遇到了瓶頸,同時顯示了兩岸政治困局的嚴重性與複雜性,為了扭轉這個局面,台灣媒體近日提出了兩岸關係的新思路。

台灣內部的政治思維都環繞在「統一」和「獨立」的符號中,使一切討論難以前進,社會也難有共識,要拋棄「非統即獨」的二元對立思維,找到兩岸互利共生、共存共榮的願景和途徑,「兩岸若能各自貢獻彼此的優點,融合為一體」可具靈活性與前瞻性,在這樣的前提下,實現兩岸經濟緊密合作的具體方案。

台灣人應有信心與氣魄跨出這一步,做一個勇敢的台灣人,在今天中國大陸崛起的新情勢下,找到台灣的位置。

現台灣創造兩岸「融一」的說法代替「統一」,台灣民眾對統一的畏懼認為這是大吃小、強欺弱,導致台灣社會對大陸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和反彈,「兩岸融一」比「兩岸統一」之概念較中性和緩和,兩岸必須在和平基礎上,積極交流合作,縮小彼此差距,才有助未來的「融一」。

從兩岸的情勢來看,經濟的融一較為可能,但政治體制的差距與民主的進程的差距,要談「融一」,就比較有困難。

兩岸不妨先以反獨找到共同的目標,建立和平發展時期的政治架構,台灣反分裂,大陸接受分治,在此基礎下簽署和平協議,而後才可逐漸融合為一,那就是兩岸一家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