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韓愈走愈近 中朝漸行漸遠

應南韓總統朴槿惠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南韓展開了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中韓兩國並簽署了旨在加強政治、安全、經濟、社會以及人文等多個領域合作的聯合聲明,進一步提升了中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在東北亞局勢波譎雲詭、中日關係日趨緊張之際,中南海和青瓦台迅速走近,兩國關係急劇升溫,不僅奠定了中韓兩國互利雙贏的新格局,同時亦譜寫了中韓兩國關係的新篇章。

打破慣例 意義重大

習近平這次訪問南韓,既是對朴槿惠去年六月對中國「心信之旅」的回訪,也是其上任以來首次專程對單個國家進行的訪問,更加打破了中國最高領導人「中朝首腦會面在前,訪問南韓在後」的外交慣例,意義重大。北京此一破天荒的做法,不僅體現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對中韓關係的高度重視,同時折射出了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戰略性調整,以及南韓在中國周邊外交中日漸凸顯的重要角色。

近年來,中國海疆「群狼環伺、惡浪滔天」,周邊環境極為險惡,北京當局雖然全力發展睦鄰外交和打造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但在領土糾紛日劇,美國聯手日、菲、越圍堵中國的掣肘下,中國周邊外交步履維艱,收效甚微。在這個背景下,地處東北亞戰略要地的南韓,既是美國的盟友,又是中國的鄰居,自然成了中國破解周邊外交困局和緩衝美日聯盟挑戰的一把「鑰匙」。

長期以來,中國在朝鮮半島外交中,天平明顯向北方傾斜,無論江澤民還是胡錦濤出訪,都是先「北」後「南」。然而,在金正恩上台後,北韓不僅進一步強化「先軍政治」的治國理念,還罔顧中國的警告,接二連三進行核試,從而令中朝關係陡然降溫。今次習近平打破「蕭規曹隨」的慣例「親近南韓」,既顯示中國「東北亞外交」的新布局、新變化,亦明顯帶有「給北韓臉色看」的味道。

聯手抗日 意圖明顯

如今,北京與平壤已貌合神離、漸行漸遠,相反,中國與南韓卻日漸親密、愈走愈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國經濟紐帶的不斷加強,使雙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互利雙贏的特殊關係。當初中韓建交時,雙方貿易額只有五十多億美元,去年已達到二千七百多億美元,並一舉超過了南韓與日美歐貿易之總和。目前,中國既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南韓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和最大的海外投資對象國。

除了經濟密不可分因素外,南韓在中美東北亞戰略博弈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雖然南韓作為美國的盟友,華盛頓一直期望其成為美國「亞太再平衡」在朝鮮半島的戰略支點,並連同美、日、澳等國家,共同構築一個全面圍堵中國的大聯盟。

不過,出於歷史與現實的考量,特別是自身的利益,南韓不願像日本一樣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爛頭蟀,反希望借助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早日崛起成為東北亞的重要一極。

當今東北亞局勢錯綜複雜。對中國而言,中韓關係的發展有助於中國在中日韓三角關係競逐中佔據主動,也可打破美國組建亞洲版小北約的企圖。這次習近平訪問首爾,「中韓聯手抗日」的意圖亦不言自明。

中韓兩國與日本都存在領土爭議,在二戰中也都受到日本蹂躪,雙方不僅有共同的利益訴求,也擁有相同的歷史記憶,這就決定了在中日韓「三國演義」中,中韓「戰略夥伴關係」當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