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心臟手術用「過期線」

【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心胸外科有醫護人員「鬼掩眼」無留意手術用的縫合線過期,於去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為二百卅十九名心臟科病人進行手術時曾使用「過期線」,其中卅三人病逝。涉事縫合線於去年六月到期,有心胸外科醫生直指,涉事病人中有接近一成半死亡,實屬一個警號。據悉,今次事件隔一年才突遭揭發,是因有內部員工最近向管理層踢爆,有資深手術室護士未有發現「過期線」。院方將成立調查委員會跟進,預計六至八星期內向醫院管理局提交。

涉事護士聞犯錯 曾想自殺

伊利沙伯醫院昨公布,心胸外科上周四接獲報告指,發現去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為病人進行心臟手術時,曾用過期的手術縫合線(聚酯不可吸收縫合線)。該批縫合線的保質期限是至去年六月為止,保質期一般為四年,以密封形式消毒包裝。

據了解,涉事的縫合線用作開胸手術,例如置換人工心瓣。事件近日由內部員工向管理層踢爆,有資深手術室護士曾用過期縫合線。有涉事的護士知道犯錯後大受打擊,一度想自殺及辭工,需向醫管局臨床心理學家求助,目前正在放假。

受使用「過期線」事件影響的病人多達二百三十九人,其中二百零六人術後心臟病情況穩定,卅三人則因自身疾病逝世。初步評估後,曾用過期手術縫合線的病人,術後感染情況未出現異常。至於卅三名病人離世相信與「過期線」無關。

院方十分關注事件,正聯絡受影響病人進行健康評估,若有需要將安排檢查,又設立廿四小時查詢熱線2958 5417。事件發生後,院方安排手術室進行全面盤點,確保醫療器材及用品安全。另會深入調查事件,報告料在六至八星期內完成並呈交醫管局。

縫合線過期增病人感染風險

瑪麗醫院感染控制主任鄭智聰稱,使用過期手術縫合線,有機會增加病人感染風險,例如術後兩周至六個月內出現敗血症、心膜炎等併發症。他強調,手術縫合線經消毒後密封包裝,若醫護人員在使用時才開啟,而包裝完好無缺,縫合線受環境細菌感染微,即使保質期限超出半年,病人感染風險極微。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代表曾德賢補充,使用過期手術縫合線,品質會隨時間下降,病人術後傷口容易出現「爆線」情況。有心胸外科醫生直指,涉事二百多名病人中,有達三十三人死亡,死亡率幾近一成半,實屬警號。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認為,事件涉及人為疏忽,手術室預先包裝的用具,員工收取貨物時會核對一次有效日期,使用前亦會再核對一次,理論上不可能使用過期的用具,促院方盡快完成調查及改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