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寫在七一回歸時

香港回歸十七年,經歷過很不尋常但又看似正常的與內地關係。如果以國民身份認同為指標,○八年之前,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一直穩步向上。直至該年北京奧運會之後, 香港便開始出現內地孕婦爭奪本地醫院床位、 內地遊客爭購香港奶粉和雙非學童爭奪學額等等問題,更逐步發展為多樣化的矛盾形式,其中包括之後的反國民教育運動、「驅蝗」行動、「本土覺醒」運動等等。而政制改革的討論,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展開。

說不尋常,是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讓兩地關係經歷着像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說正常,是因為所有經歷過殖民統治的地方,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重新尋覓和建立新的身份認同。

學術上稱這個過程為「非殖民地化」。嚴格來說香港過去十幾年來並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直至今天才是個真正的開始。這個過程的延後發生,可能與香港在回歸後馬上遇上金融風暴和SARS災難等,然後中央政府支持特區施政解決, 有效促進了表層關係。可是深層次的身份認同問題,隨着回歸還是會浮現。所以香港的這段回歸初期歷史,其實只有一個核心命題:對中國的態度。親近中國,還是反對中國?兩種態度壁壘分明。

歷史上有很多地方曾經歷非殖化過程,但可惜大部分都並不順利,可見構建身份認同的難度、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而香港和澳門更獨特的,在於回歸母體,這個因素在其他歷史上基本是沒有的。可以說,香港與內地的關係,無論用人心回歸,還是身份認同來表述,說的正是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