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滑翔傘飛天 隨時變升天

滑翔傘友初戰鳳凰山,「認叻」墮崖亡!盛夏是玩滑翔傘的旺季,不少傘友到劃定區域一嘗飛行夢,惟要飛得高,裝備和心態十分重要。在一一年四月,大嶼山發生罕見滑翔傘致命意外,一名自信十足的中年初學者,勇闖險峻的大嶼山鳳凰山,他爬上高山體力已大打折扣,又拒絕同行教練陪同雙人飛行,最終葬身崖底。事發時在場的滑翔傘教練坦言,死者的裝備只屬初級,卻挑戰不熟悉的環境,亦有教練指近年不少初哥未完成訓練就急於「膽粗粗」私下飛行,令原本安全的運動添上危險。去年發生的滑翔傘意外是十年以來最高,一不留神,飛天變升天!

鳳凰山、馬鞍山及石澳等九個民航處的劃定區域,每年盛夏至秋季都成為傘友起飛熱點,迎風展傘鳥瞰本港景色。惟本港幾乎全部起飛位置都無車直達,傘友需背着沉重的滑翔傘包和裝備,體力要求甚高。

「我玩開搶包山和滑水,不過上到嚟都好係嘢!」女滑翔傘新手Barbara坦言上山後即疑似中暑,六月中的石澳龍脊,約十名教練與學員每人背起近二十公斤裝備,於山上等候練習。當日早上十時吹東風,曾有人趁機飛行,但風勢變幻莫測,當十多人上山後,時而轉吹西風,時而停風,雖然新手失望而回,最後教練還是因天氣取消飛行。

負重裝備上山影響狀態

要付體力,又要看天色,飛行機會得來不易。一一年四月十六日下午,四十九歲姓周的男子,與友人及教練一行三人,辛辛苦苦行上鳳凰山,亦只為一嘗飛翔滋味。已退休的周玩滑翔傘僅半年,與友人同完成初級課程(Student Pilot)。當時吹西南風,天氣只是僅僅適合起飛,周的友人飛行十五分鐘並成功降落,令周蠢蠢欲動。惟周首次起飛並不十分成功,曾墮地滾了幾下。

「佢級數未夠,用咗保護力低嘅裝備!」事發時在場的教練傑Sir坦言已不欲再提起事件,但透露周當時背上初級裝備,卻挑戰難度較高、不熟悉的鳳凰山,加上負重裝備上山已影響狀態。當時傑Sir曾表示可與他作雙人滑行,但遭拒絕。

自信卻不敵強風亂流,周起飛不久便遭捲起撞向山崖邊大石,反彈升起再墮下,背部遭大石重重撞擊,重傷伏在距離起飛點約四十米的地方。附近的傘友趕至,為周解開裝備,見其右腳骨折,周大呼背部劇痛,惟十多分鐘後,他呼吸突轉急促,至飛行服務隊直升機趕到,將其送往東區醫院搶救,周最終返魂乏術。

據香港滑翔傘協會的事故報告,當時並非理想起飛環境,但周顯示挑戰高難度的強烈欲望,惟起飛技巧未熟練,亦未能處理突發事故,最終釀成悲劇。該會建議教練應向學員解釋如何面對朋輩壓力,及作合適自我評估;並加強應付突發事故的技巧訓練。

無規定活動者申領執照

「鳳凰山未必適合初學者玩,未畢業又冇教練陪會易出事。」滑翔傘教練黎偉指出,滑翔傘新手要跟合資格教練上堂,但現時未有法例規管要考取資格才可獨自飛行,他不諱言,不少初學者英雄感作祟,遂「膽粗粗」私下飛行,在缺乏飛行經驗和教練提點下,易生意外。

民航處發言人表示,意外發生後,地政總署已把民航處提供的滑翔傘飛行地點資料上載,以協助救援人員盡早認知有關地點,香港滑翔傘協會亦已設立事故報告及分析系統。惟目前無要求活動者或教練需向處方申領執照。發言人稱,由於滑翔傘有一定風險,活動者須採取適當安全措施,而任何人如因鹵莽或疏忽操作航空器危害他人或財產安全,可被處罰款及監禁兩年。

香港滑翔傘協會資料顯示,近年滑翔傘事故有上升趨勢,去年發生十九宗事故,比前年的兩宗大幅上升,今年亦已發生五宗事故。但本報於截稿前仍未接獲該會回覆。

滑翔傘奪命意外經過

日期:二○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地點:大嶼山鳳凰山

經過:下午一時許,僅有半年玩滑翔傘經驗的四十九歲周姓男子,跟隨教練一行三人上山頂練習,當時天氣只是僅適合起飛,教練建議可與周進行雙人飛行,周拒絕並堅持獨自飛行。周起飛不久便遭捲起撞向山崖邊大石,反彈升起再墮下,背部遭大石重重撞擊,重傷伏在距離起飛點約四十米的地方。

結果:附近的傘友趕至,為周解開裝備,惟十多分鐘後,他呼吸突轉急促,至半小時後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將其送往東區醫院搶救,最終傷重死亡。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