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壓力大 復遭社會歧視

【本報訊】香港生活緊張,不少父母既要照顧子女,又要為口奔馳,倘要照顧患自閉症子女,壓力更不足為外人道,因部分照顧者除要照料患者日常生活,更可能需面對社會歧視目光而壓力爆煲,今次慘劇正好再喚起社會大眾,正視照顧自閉症兒童的父母,所面對的困難及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

受訪自閉者家長六成抑鬱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指出,美國最新數字顯示,每百人便有一人患有自閉症,當中不分年齡及程度,按此推斷,即香港約有七萬名自閉症患者。自閉症人士福利促進會中心主任胡姑娘表示,患者情緒因無法用言語或行動表達,故會脾氣暴躁或大叫大嚷,甚至做出強迫或執着的行為,對家長造成困擾,加上社會的歧視目光,無疑對家長帶來挑戰。

協康會在一二年的調查顯示,照顧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平均壓力指數高達一百一十一,遠超五十五至八十二的標準;受訪家長有近六成出現抑鬱徵狀,情況堪憂。

該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指出,家長的壓力來源或因內疚「做錯嘢,生咗小朋友」,同時擔心百年歸老子女得不到適當照顧。要紓緩壓力,家長可參與管教技巧講座,掌握基礎方法了解子女特徵及需特別關注的地方,同時可委託親友協助代為照顧小朋友一天半天,緩和壓力;同路人互相扶持亦是有效方法之一。他提醒,若家長情緒激動,瀕臨爆發邊緣,可及早致電社署或醫管局廿四小時熱線求助。張國柱續補充,處理自閉症患者有一套模式及理論,需經特別訓練,惟政府現時並無為自閉症患者提供針對性服務,即使有資助特殊學校,亦非所有老師都懂得處理;非牟利機構屬自負盈虧,患者需支付數百元才獲得服務,實非每個家庭可以承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