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學運新組織

太陽花學運經過了一番的擾攘終於落幕,他們比過往台灣歷史上的學運更激進、更衝刺,雖是公民運動的升起,但所採的手段在台灣社會留下了潛伏的危機,衝撞霸佔政府機構若成慣性,社會就永無寧日。

台灣需要平穩安寧已是人民共同的期盼,也是台灣社會進步向前的基本條件。且也因為馬政府不耐壓力,一有抗爭政策就轉彎,讓示威抗爭人群食髓知味,今後將會不斷重複演出,挑戰政府。

太陽花學運的領袖林飛帆、陳為廷將出來組織名為「島國前進」的團體,學生們對政治有滿腔熱忱,但理想性與現實還是有差距,由這個名稱顯示已經不避諱其「台獨意識」了。

太陽花學運的領袖們對政治充滿了天真浪漫的思維,對於國際政治現實的不關切,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不了解,只有理想,以為就可任其意追求台獨,台灣就會有前途,其「島國前進」是想要台灣獨善其身,閉關自守,沒有國際視野與兩岸的格局。

「島國前進」組織有崇高的理想,要強推民間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降低公投法的門檻,以及關注未來自由經濟區條例的審查,只是空有願望,手中無權,又如何去貫徹這些訴求?難道重複以街頭路線來綁架政策,用街頭抗爭來對抗政府?然這均非台灣之福。

「島國前進」組織有青年們的熱忱理想,但必須經過組黨選出代議政治的代表,在立法院內進行論政攻防,如果不尋正常管道來表達訴求達致目標,反政府也必需有手段有正確途徑,才有效力,不可能天天上街頭抗爭。

「島國前進」領袖希望社會參與站上街頭,他們不能成為正式民意代表行使權利,最多也只是街頭抗爭英雄,其影響力有限且有負面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