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屬斥聯院隱瞞病情

有心臟病患者因腹瀉入住聯合醫院,醫生曾指病人「無大礙」並一度減藥,惟家屬其後由救護員口中驚悉病人已心臟衰竭,未幾更離世,家人質疑院方刻意隱瞞病情。立法會議員指公立醫院現時人手緊張,造成院方與家屬缺乏溝通,要求當局正視問題,加強溝通渠道。

陳小姐(化名)的父親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血壓,去年曾因腹腫、腳腫數度進出聯合醫院,院方一直處方十多種藥物以紓緩病情。陳指去年底父親服用的心臟病藥物突由原先的六款驟減至兩款,「醫生話阿爸心臟、血壓都冇事,唔使開咁多藥,只係個肚脹啲,淨係開咗好多排便藥畀佢。」

院方:有解釋病情

然而,陳父的腹腫情況一直未有改善,精神更日漸轉差,陳擔心有異再向醫生查問,只獲安排轉往靈實醫院治療,但病情一直未有改善,陳遂要求安排父親轉往私院接受治療,轉院時竟從醫護人員口中聞悉父親已心臟衰竭,「醫生一直都話我爸爸冇咩大礙,仲一直減藥,點解突然就已經心臟衰竭,你叫屋企人點接受到!」陳指父親轉院後兩星期離世,質疑醫院刻意隱瞞病情及未有對症下藥。

聯合醫院發言人表示,病人去年數次因氣促及心臟衰竭留醫,期間有充血性心臟衰竭及心肌梗塞,醫生曾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及商討治療方案,病情亦曾有所改善。其後病人因腹瀉致缺水,醫生遂按病情調校心臟藥物,但仍維持兩種主要心臟藥物。發言人強調,院方一直有跟進病人病情,藥物處方亦未有大量轉變。

議員敦促加強溝通

「如果病人心臟已經去到衰竭咁差嘅情況,醫院都冇同家屬交代,咁我就好懷疑醫院嘅人手真係唔夠得緊要。」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麥美娟稱,公立醫院工作量沉重,醫生較難有時間與病人或家屬作全方位溝通,易令家屬產生無助感,甚至引致情緒不安,要求醫管局減省醫護人員行政工作,得以集中精神治療病人。

心臟科專科醫生朱初立指出,病人倘同患有糖尿病及心臟病,病情一般較為複雜,「其實腹腫、腳腫已經係心臟衰竭嘅特徵,相信當時病人已經唔撐得好耐。」朱解釋,心臟功能衰弱,會導致血液未能流暢運行,最後產生肺積水、腳脹及腹脹等徵狀,醫生倘認為病情可能已令腎功能減弱,有可能因而調校藥物分量,以免影響其他部位運作。

記者:伍思明

攝影:馮國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