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接辦亞運惹風波 好大喜功遭質疑

今年八月,南京就要舉辦世界青年奧運會,在青奧會倒計時一百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越南放棄舉辦亞運會,中國會不會接手」時,南京市委書記楊衞澤「脫口而出」說,南京青奧會工作已準備就緒,場館也非常好,如果有需要的話「南京願意幹、願意接」。誰知此番表態一出,竟引發軒然大波,並遭到媒體強烈質疑。

在網民一片「好大喜功」罵聲中,南京官方隨即「澄清」指出,當日楊衞澤記者會所言,其原意只是表明南京有條件舉辦大型賽事,並非說南京要申辦或接辦二○一九年亞運會,「希望大家不要誤讀」,並聲稱「南京近期不會申辦大型綜合性賽事」云云。

一宗「接辦亞運會」消息竟鬧得沸沸揚揚,的確有點始料不及。申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本是推廣國家形象、展示國家實力的絕佳機會。想當初,中國首次舉辦亞運會,民眾個個興高采烈;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國民更是欣喜若狂。如今,南京向亞奧理事會拋出橄欖枝,明顯是有意「接盤」亞運會,卻被民意狠狠澆了一盆冷水。此前後強烈的反差,不僅折射出民間對政府熱衷國際盛會漸趨反感,更表露出百姓對當局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不滿。

勞民傷財 怨聲載道

第十八屆亞運會本將於二○一九年在河內舉行,但在贏得主辦權一年半之後,越南官方上月突然以經濟疲軟、財政緊絀為由,宣布放棄亞運主辦權。這一放棄雖然意外,卻贏盡了民心。越南輿論頻頻叫好原因有二:一是政府量力而行、不好大喜功;二是當局順從民意、不一意孤行。

相比之下,中國許多地方爭相舉辦國際大形賽事,圖的是虛榮,要的是面子,從來不管民意如何反彈,也不管要燒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只要能夠讓自己揚名立萬,升官發財,便我行我素,樂此不疲。

近年來,內地各種規模的大型綜合性賽事此起彼伏,諸如奧運會、亞運會、大運會,以至全運會、省運會、農運會、城運會等,不少地方為爭奪舉辦權,不惜一切代價,興師動眾,大興土木,美其名為「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拉動經濟增長、提升城市形象」,實際上卻是納稅人貼錢買難受。

想當年,北京奧運會「無與倫比」光環的背後,耗去的是二千九百多億公帑,贏得的是「史上最貴奧運會」的「美名」。廣州亞運會緊步後塵,豪擲一千二百多億,也辦成了「史上最貴的亞運會」。深圳為「美化城市,迎接大運會」,財政虧空竟達千億元之巨。從北京奧運、廣州亞運到深圳大運會,當局砸進數千億元,收益卻少之又少,尤其是各項擾民工程、各式各樣禁令,更令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最令人詬病的是,一場體育盛會不僅透支了城市的資源,增強不了人民體質,反而成了地方官員中飽私囊、大發橫財的腐敗溫床。

多花心思 改善民生

比如北京奧運表面上號稱廉潔奧運,但事後發現前副市長劉志華、海淀區前區長周良洛均在工程建設中上下其手,獲利無數。又例如深圳舉辦大運會,原市長許宗衡、原副市長梁道行、原龍崗區委書記余偉良等一大批貪官,也因從中大肆斂財而落台。

其實,一個城市真要提升知名度,不在於舉辦多少國際盛會,而在於當局能否執政為民。南京市民直言,「辦亞運既無意義也沒必要,政府還是多花心思改善民生為好」。可以說,這既是百姓的心聲,也是對當局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