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愛菇農友

走進「菇菌圓」,新鮮菇菌傳來陣陣香氣,是超市出售、外地運來的遠方菇菌不能比擬的。不只香氣,這些本地菇菌生長環境極為「綠色」,居於由回收橫額搭建的菇棚、生長在循環再用的玻璃樽內、養料是從食店捐出的豆渣和咖啡渣。原來只要多花心思,有機種植亦可化廢為寶,種出個未來,你我也可吃得更綠。

「每一個菇樽都有社區人士嘅努力。」有機菇農場菇菌圓保育社區教育主任李子君(Ana)說,菇場由搭建菇棚的材料到種菇的容器,統統都是回收而來。除菌種由內地引入,其他培植菇菌的豆渣和咖啡渣,亦是由大埔區內的小店捐贈的廚餘,所有種菇過程都在農場內進行。

菇場由最初開始到踏入第五個年頭,全由一群愛菇者自行摸索,「喺坊間買唔到本地種植嘅有機菇,所以有自建菇菌園嘅想法。」她說。

菇廢作肥料 重投食物鏈

有別於以商業模式運作的菇場,該場放棄大量生產,每周菇菌產量只有兩至五公斤,僅有限度供應區內菜檔及餐廳。農場選擇栽種適合本港氣候生長的平菇、秀珍菇與金頂側耳菇,Ana補充,選擇菇種並非首先考慮經濟價值,而是品種能否使用較少能源栽種。

Ana表示,將木碎、豆渣或咖啡渣混成的養料,依比例放進玻璃樽內,再經高溫清毒及接種菌種置於潮濕陰暗處的菇棚,任由菌絲體自行繁殖,約兩至三星期,待菇菌成熟,便可採收,「唔會用化學殺蟲劑,防蟲害只用貼紙同紗網。」

菇菌可以吃,原來菇廢料亦是另類肥料。「菇廢唔需要特別處理,可以直接放在農田裏當肥料用。」Ana指,一般人眼中的廚餘成為菇菌的養分,菇廢再成為農田的蔬菜與香草的養分,所有資源都在菇場內循環。

「菇」掌難鳴,該場與社區接觸不僅於回收廢料,還有家庭種菇計劃。不時攜帶菇樽到農墟擺賣的Ana稱,「學習有機種菇,可以見證『廢物』重投食物鏈,生活中實踐大自然嘅循環。」

圖:關萬亨/文:張艷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