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學生運動本質

反服貿的黑衫軍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抗議馬政府服貿協議的處理方式,據統計有五十萬人參與,蘇貞昌、蔡英文、謝長廷三位要競選黨主席的民進黨要角都前往參加。學生代表表示,如果馬英九不具體地回應學生的訴求,抗議不會結束,有香港媒體就認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可能走向泰國化,即由群眾運動而非立法機構決定政策。

據實而言,台灣的民主法治之路比泰國堅實得多,泰國的群眾運動和此次的學運本質上有極大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訴求的不同、目標的不同。首先五十萬人走上街頭抗爭,用的是和平理性方式,時間一到人群離去,回復廣場的平靜。

這一場和平的示威靜坐,沒有暴力只有理性的訴求,而泰國的黃衫軍或過去的紅衫軍都有暴力場面出現,且結合了軍隊來推翻政府,有軍隊就有武力的抗爭,危及人民的安全,而台灣學生的黑衫軍只有民進黨的幾個要角默默支持,不敢有所積極表現以免模糊訴求。

其次,黑衫軍僅對馬政府施政不滿提出訴求,讓國會代議政治能更完善,不受政府的行政權破壞。黑衫軍希望政府承諾建立透明機制,口號訴求絕非推翻政府,此與泰國恰恰相反,泰國是政變,拉下領導人推舉自己擁護者,而台灣就連浩浩蕩蕩一時的紅衫軍也只是要求阿扁為貪腐下台。

台灣二十年來已深知民主政治就是選票政治,人民以選票來制裁不符期望的政黨或領導人,台灣公民意識提升,人民希望能自我參與政治訴求。

這場太陽花學生運動和平理性,在抗爭史寫下了民主的一頁,和平非暴力的訴求要求參與者不做越矩的行為,靜坐示威的自我克制成就了和平抗爭之實,展現力量守護民主,可以看出民意所向,民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