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習近平穩住歐洲

習近平訪問歐洲一趟,在法國簽署了五十份經貿合同,價值達一百八十億歐元;在德國,兩國企業簽訂十項合作文件,總金額近百億美元。彼此收穫都頗為豐富,不單只是貿易方面的加強,而且從「中國夢」到「中歐夢」的跨越,體現其「穩住歐洲」的戰略思考。

法國對習近平夫婦的到來展開極高規格的禮賓接待,而德國亦是夾道歡迎,德媒體不但說「德國歡迎中國國家主席」,更有指「中國是歐洲救世主」。歐洲急需擴大中國市場。習近平訪歐,重點還是在於經貿產業關係,再加上歷史文化、文明合作的點綴。

趁着核安全峰會的機會訪歐,習近平還提出了中國大國崛起的和合路線。歐洲當然在溫和氣氛下,要在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佔更多的份額。在法國簽署的一百八十億歐元「大生意」中,包括大型汽車企業的合作,採購歐洲空巴的七十架客機,以及原子能的合作,這解決了法國相當部分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問題。而中國長期作為德國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上千億歐元,給德國保證過百萬個就業崗位。

雖然,中國已被視為歐洲救世主,但是北京還是力求有穩定的對歐關係,這樣才能更好應對美國重返亞太,應對日本和周邊國家的紛爭。而歐洲對華指手畫腳亦有所收斂。曾經歐洲最愛在人權問題上展現優越感,如今盡量避免,事實上中國的人權也有所改善,再者中國在努力實現和平崛起,中國威脅論市場愈來愈小。

歐洲人雖在年初盼來了等待六年的經濟復甦,但情況是復甦遲緩且面臨通縮威脅,因此同樣需要穩定的對華關係。中歐可謂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