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鐘擺之後有骨牌

台灣上一屆大選,蔡英文得票四成五,距離山頂只差一哩。

總結敗因,立場偏統的媒體總愛解讀為蔡的兩岸政策模糊;但就無法解釋為何對兩岸較有說法的謝長廷,○八年還只得四成二選票。

而徹底漠視兩岸政策的阿扁,更曾經兩度當選。不統不獨,不藍不綠,所謂中間選民,也就是希望維持現狀的選民,選舉時投藍或投綠,不外是相信誰執政更能把現狀維持。

偏偏上屆大選之後,連馬英九也相信自己贏在兩岸政策,只看到當選的五成二得票,沒看到選前的支持度只有兩成多,忽視自身民望已到了鐘擺回頭的階段,當選後還說甚麼尋求歷史定位,實際頭頂的光環已消磨殆盡。

連任後一連串油電雙長等加重民生負擔措施,再來鬥立法院長王金平,施政跟政治手法同樣粗暴,民望長期處於個位數,成了「九趴」總統。低民望本當更溫良恭儉讓,今回推「兩岸服貿」卻照樣不改顢頇;但說島內民生,黨內權鬥,老百姓還可以忍,要說關乎兩岸現狀,大學生便用行動告訴馬英九,是可忍孰不可忍。

選舉有鐘擺效應,馬英九沒察覺,鐘擺之後有骨牌效應,馬也未必提防。馬的民望是第一隻骨牌,這張牌顯已回天乏力,問題只是如何防範推倒接下來的骨牌,首當其衝正是年底的六都選舉,除了南二都本來穩輸,台中也難有勝望,經此一攪和,現在連北二都也危危乎,到時不只輸席,就怕連六都總得票數也輸得比上屆多,骨牌效應便會波及一六年的大選及立委選舉。

諷刺的是,不是民進黨做得好,而是馬英九自戕,真的以為自家的兩岸政策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