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進圖中刀倒地,警員趕至為他急救。(資料圖片)
劉進圖遇襲血案幕後黑手是誰、以及行兇目的為何,昨繼續成為本港以至國際媒體的關注焦點,其中因為《明報》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合作而令劉進圖惹來橫禍之說,則繼續發酵。ICIJ早前發表調查報告,披露現任及前任國家領導人的家人或親屬在海外開設離岸公司,涉隱藏財富,當時劉進圖仍為《明報》總編輯,而ICIJ亦證實《明報》去年夏天獲選定成為大中華區合作調查團隊。
提早為案件定性應受譴責

劉妻陳碧君感謝各界關心。(黃美瑜攝)

各界致送花籃慰問劉進圖。

警方在案發現場一帶蒐證。(左蘭慶攝)

西灣河街一間商舖的閉路電視片段拍下兇徒截乘的士逃離。(警方提供)

西灣河街「天眼」(箭嘴示)拍到疑兇棄車及除下頭盔的樣貌。(許錦雄攝)
社評說,在未捉到兇徒前,暗示某些人或某些力量是謀劃者,是高度不負責任的,並指有香港反對派人士把案件與《明報》之前報道掛鈎,暗示劉因得罪內地官員而遭不幸,這樣毫無根據地在輿論中給案件提前定性做法應當受到譴責。
社評認為,若案件的幕後力量的確不是出於私仇,就是想藉血案引來震動,那麼他們的目的一定是要利用被襲者的敏感身份放大兇案效果,製造困惑,攪亂香港,因此提醒香港社會要回擊這種製造兇案的力量,就是勿在案件破案前被任何有明顯政治傾向的猜測左右。
特首普選趨近 或借題發揮
《環球時報》的社評在末段提到,隨着二○一七特首普選漸近,各種力量都開始關注香港並發力,會使香港進入多事之秋,辨別各種事情的性質也會變得困難和複雜,此時香港最重要是堅定讓法律成為裁判各種問題和争議的最終準繩。
中聯辦副主任楊健昨出席公開場合時亦表示關注劉進圖遇襲事件,強烈譴責歹徒的違法行為。他指香港是法治社會,不能容忍任何違法行為,支持特區政府全力緝兇並依法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