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齒受創甩脫 救牙有法

撞甩牙只要及時處理,可免變「崩牙妹」或「崩牙仔」,惟本港有調查發現中學生處理牙齒受創的知識「肥佬」,只有近兩成半受訪中學生知道,若恒齒受損飛脫後,正確應要將牙齒放回原位。註冊牙醫楊幽幽指,市民如即時將恒齒放回原位,或存放入特定液體例如牛奶或生理鹽水,再往牙科診所求醫,日後有較大機會成功植回牙齒。

學校及家居是發生牙齒創傷的常見地方,而意外或運動碰撞均可造成牙齒受創,當中以跌倒最為常見。學童的牙齒受創後飛脫或撞崩後,既有礙觀瞻,也令自信心受挫,原來只要及時並適當處理,或可以救回牙齒,但究竟多少學童懂得處理呢?

中學生認知嚴重不足

楊幽幽在一一年與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聯合研究,調查中學生處理牙齒受創方法,最後成功收回五百七十一份問卷,來自十五間中學的中一至中七學生,發現中學生普遍不懂處理受損牙齒。

調查顯示,只有三成七中學生答對,一旦牙齒受損應立即往牙科診所;約四成人稱會自行或召救護車到急症室,或稱可到私家診所,但這些地方均無牙醫駐診。另外,僅兩成四中學生知道若恒齒飛脫,應立即放回牙床原位;如不能放回原位,其實可將脫落牙齒放入鮮奶、生理鹽水或口水內作保護,但分別只有一成九、兩成二及百分之七學生知道這三種「救牙」方法。若果是牙齒斷裂,亦只得兩成半學生知道應放入上述液體,四成半稱可用紙巾或棉花包裹牙齒,部分人更以為斷裂部分無用而棄掉。

檢拾牙齒避觸及牙腳

楊幽幽表示,對調查結果不意外,因多數中學生不曾學習處理牙齒受創的方法。她解釋,牙腳及牙床之間,由一層牙周膜細胞連結,一旦恒齒飛脫,應即時將牙齒放回原位,或用上述特定液體存放牙齒,再前往牙科診所,可增加植回牙齒的機會,否則牙周膜細胞在乾涸環境下會死亡,影響植牙成效。她又提醒,檢拾牙齒時,最好是檢牙冠部分,避免接觸牙腳,以免破壞牙腳結構。若學生肯定脫落的是乳齒,則毋須保留脫落的牙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