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先賺錢 再捐錢

邵爵士仙遊,高壽一零七,光說年紀,已是傳奇。爵士一生功績,贏了兩個「東方」稱號;一個刻意為之,晚年籌辦邵逸夫獎,獎勵國際科學界,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也不為過。

另一有關電影業,香港曾被稱為東方荷里活,但當年的邵氏只是大片廠,頂多只算是霍士、美高梅,不是整個荷里活。爵士先經營院線,然後製作電影,又一手建立大片廠制度,成就六、七十年代的電影王國。看看現在的大型超市,經營久了,也會生產自家品牌貨物,上架位置也會較其他品牌具優勢,生產到零沽一條龍作業,爵士創了先河。

若說《七十二家房客》帶動粵語片興起,粵語片便帶起了更多獨立製作,而獨立製片潮流,也讓邵氏把經營重心轉移到電視。邵氏電影的式微,反而造就香港電影業的蓬勃發展,八十到九十年代初期年產逾百部電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港產片,香港東方荷里活的年代,其實跟邵氏不太相關,但追根溯源,卻因邵氏而起。大片廠制度,流水作業模式,在大銀幕無法延續,卻在小螢幕壟斷到今天。電影市場由票房主導,要賣座便要合觀眾口味,電視市場有牌照限制,觀眾反無從要求;大環境所限,拍一部能出街的電視劇,原來比拍一部能公映的電影更困難。

資本主義社會,賺錢務多,精打細算本是常態,營商重要的是守法,不是手法,逢商必奸大抵沒錯,卻不是每個企業家都慷慨行善。爵士平生,不斷捐獻,造福本港和內地的教育、學術、醫療機構。先賺錢,再捐錢,慈善家的大前提就是能賺大錢,中外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