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受孕為不育夫婦帶來希望,但外國研究指出,經科學方法協助受孕的嬰兒,多項風險因素增加。專家分析三十萬名初生嬰兒,發覺人工受孕胎兒出現早產或死胎比率,較自然受孕胎兒高一倍;人工受孕的胎兒平安出生,屬「輕磅嬰」的比率亦較正常高兩倍。本港婦產科醫生認為,目前並無臨床證據指胎兒夭折、早產等情況,與人工受孕有直接關係。他相信,問題癥結是接受人工受孕的婦女一般年紀較大或體質有異,奉勸適齡夫婦「有仔趁嫩生」。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收集澳洲南部由一九八六年至二○○二年間,共三十萬名嬰兒的資料作分析,當中四千三百人是人工受孕嬰兒,包括試管嬰(IVF)及經排卵藥協助受精等。研究發現,人工受孕嬰兒的死胎及早產比率,較自然受孕嬰兒高一倍;出現「輕磅嬰」,出生後廿八日內死亡的比率,亦分別較正常高逾兩倍及一倍。
研究指出,婦女如曾使用排卵藥協助受孕,嬰兒出生體重較一般嬰兒輕逾二百五十克;出現死胎或夭折的風險亦較高。該大學研究員表示,IVF利用冷凍技術製造受精胚胎,可能與嬰兒出生後出現巨嬰症有關。
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強調,人工受孕技術安全,上述研究結論或統計學上成立,但未必反映懷孕問題與技術相關。他指出,臨床顯示接受人工受孕的婦女一般三十五歲以上,或子宮曾有纖維瘤、盆腔炎或輸卵管閉塞,體質較差,受孕機會較低。年紀較大的婦女,無論是否採用人工受孕方法,一般較易誕下畸胎,成功受孕率也隨年紀漸長而下跌。靳解釋,夫婦性生活一年內,女性廿五歲、三十多歲、四十歲以上的成功受孕率分別是百分之八十、七十及五十,四十五歲以上更跌至三成。他提醒,夫婦正常性交一年「無喜」,應盡快求醫。婦女懷孕期間定期接受檢查,可及早發現胎兒健康問題。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