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污染 滴滴畏毒害白海豚

【本報訊】內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過去三年,針對性研究珠江口棲息的中華白海豚後,發現該海域大部分中華白海豚樣本均含大量農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部分樣本更驗出被內地禁用數十年的殺蟲劑DDT(滴滴畏),濃度屬於高水平,情況令人憂慮。研究團隊表示,重金屬會損害中華白海豚的免疫及繁殖系統,部分農藥更會經母乳或臍帶傳至胎兒體內,影響幼豚存活率。若情況繼續惡化,未來數年鯨豚擱淺個案或會上升,冀內地部門制訂保育海豚政策。

影響回聲定位功能

中山大學過去三年收集珠江口水域一帶共一百五十個中華白海豚樣本,以活細胞培植技術化驗,測試海豚對污染物的反應。負責研究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吳玉萍指出,大部分海豚體內均積聚有機污染物、以及鉛、砷(俗稱砒霜)等重金屬,部分更發現有被內地禁用的殺蟲劑DDT。她指污染物會不同程度損害中華白海豚器官,例如重金屬會破壞海豚的神經及免疫系統;當殺蟲劑DDT高濃度積聚在海豚體內時,會影響牠們回聲定位功能,使其喪失活動及覓食能力。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蔣素珊稱,組織去年共處理廿八宗本港鯨豚擱淺個案,當中九成屬中華白海豚,其中五條為身長未滿一點二米的年幼海豚。基金會今年會撥款一百二十六萬元,資助中山大學進行六個有關中華白海豚的項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