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英倫布局港英餘孽治港

三十年前,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的一些機密文件最近「解封」,其中涉及到英方「光榮撤退」時,在本地華人政商精英中的人事部署。在這些人之中,有數千人獲得了英籍「保密身份」,為他們九七後「潛伏」下來解除了後顧之憂,他們會在香港過渡期和九七回歸後充當「兩面人」,明處服務我朝,實乃效忠英倫。他們各有「精彩」的故事,這些人已經在曾蔭權當上特首之後陸續浮出水面,隱隱然出現了一個以貪曾為首的「港英餘孽治港」格局。他們巧與朝廷周旋七年,禍港殃民七年,打擊正義愛國力量七年,再布各種炸彈七年,其後患之無窮難以估量。

這些港英餘孽在撰寫自己「事二君」、當「貳臣」的故事時各有情節,有的是「忽然轉軚」,有的是扮成猶豫不決,有的好像是被「北京統戰」,有的好像是「識大體,順應潮流」,有的好像是迫於壓力和無奈,有的好像是「我本要殉節,但小妾不讓我死」,有的好像是不甘寂寞、為了功名利祿,有的好像是因為內鬥,「此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令人目不暇給。

當年大明朝亡,清主入關,「文壇祭酒」吳梅村「殉國不成」,守節數載,最終應清廷之召上京做官,自嘆:「誤盡平生是一官,棄家容易變名難。」「浮生所欠唯一死,塵世無由識九還。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這是赴京途中的自哀之言。到了要受職於朝廷了,便賦詩云:「平生蹤迹盡繇天,世事浮名總棄捐。不召豈能逃聖代?無官敢即傲高眠。匹夫志在何難奪?君相恩深自見憐。記送鐵崖詩句好,白衣宣至白衣還。」此自陳不敢有異心,「意曲婉轉,低聲下氣」。

吳梅村守節失節的「平生蹤迹」,是前生已寫好的劇本,而香港某些港英餘孽的「貳臣」故事,則是英夷的精心策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