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要反映阿爺主權,要普選就要有篩選,選特首先篩後普,政府意向路人皆知。政改提名程序要加入篩選,無論哪個官員主持大局,政府都必欲為之;於是六萬人的電子投票意見便無甚參考價值,顯然搞諮詢不過找個理由叫泛民不要妄想。
政府、泛民幾無交集,諮詢不過各說各話,政改拉倒可能性很大。但醜婦終須見家翁,諮詢後始終要見真章,不是說凝聚甚麼共識,而是要設想如何收場。泛民激進又好,溫和又好,都不外反對、棄權;要不然再搞一次變相公投,再不是五區各一個,而是集體請辭。後者實行的機率不小,一來可為佔中造勢,二來把難題丟給政府,政府要考慮如何處理補選。
對政府而言,立法會通過一個有篩選的普選是最好結局,但按現時情況發展,政改會是原地踏步的多,到時政府說法自然是責任不離泛民,說泛民窒礙特區政制發展。但卸責泛民○五年已試過,再來一次不獨顯示政府技窮,民間更不會輕信。
日前港台新大樓興建費用的撥款於立會遭否決,有趣的是支持者是泛民,一力反對的反而是建制派。如果泛民的民間意見,政府認為無參考價值,立會的表決過程應有所啟示。政改諮詢,不獨政府跟民間要有共識,於立法過程建制跟泛民更要有共識。有篩選的普選泛民會否決,換個角度,無篩選過的特首,建制其實不一定接受;泛民於立會夠票否決,建制的票更多;政府態度真的不妨中立,依泛民民意為依歸,提個泛民認同方案,去到立法會,就看建制議員接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