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化技術減廢穩定性成疑

港府明年就石鼓洲建超級焚化爐撥款申請再到立法會闖關,有民間組織力倡政府倣效歐洲的「等離子氣化技術」處理垃圾,聲稱毋須填海甚或擴建堆填區。但有學者團體指出,全球現有十五台等離子氣化廠,僅四台應用於垃圾處理,全球規模最大的日本氣化廠因全年有三分之二時間、逾二百日壞機待修,去年已被棄用。該團體認為,本港垃圾問題嚴峻迫切,建議港府若沒有後備焚化爐,不宜冒險選用穩定性成疑的氣化技術。

逾八十名學者組成的「倡議香港可持續廢物管理聯盟」,分析兩大處理垃圾技術(見表),聯盟成員兼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教授勞敏慈指出,石鼓洲焚化爐採用「活動爐排焚化技術」有逾百年歷史,全球超過二千台。而等離子氣化技術○二年始應用於處理單一垃圾,技術尚未成熟。除日本氣化廠棄用外,有傳美國原先前年啟用的氣化廠亦因取不到許可證而擱置。

「英國出年有一台氣化廠啟用,每日可處理量超過一千噸。但日本二百幾噸都唔得,一千噸又係咪得呢?香港仲話要去到三千噸,個技術從未處理咁多垃圾,你敢唔敢揀佢?」 勞又透露,科大前年獲美國一間發電公司委聘研究氣化技術,包括處理垃圾的種類及改良不穩定性等,證明該技術仍在研究階段,「萬一香港揀咗氣化技術,停運時間好似日本咁長,堆填區又滿晒,又無後備焚化設備,我哋有冇能力接受咁長時間垃圾無人處理先?」

氣化廠用地多三倍

聯盟發起人潘智生稱,氣化技術只可處理單一廢料,需在氣化廠附近預留大幅用地,增闢設施作前期處理,所需用地比「爐排技術」多三倍,投資和營運成本未必廉宜。他承認,氣化技術有前景,短期內或有突破性發展,但香港垃圾問題嚴峻、回收系統又未完善,並無本錢及時間冒險,「如果將來香港要起第二台焚化爐,聯盟覺得可以考慮。」

潘強調,聯盟並非倡議政府建焚化爐,仍主張港府通過源頭減廢及支援回收等政策處理垃圾,但對港府「龜速」推展垃圾政策深感失望,也覺得擴建堆填區的面積過大。本港十年後人均減廢量達四成,每日有六千噸垃圾棄置,有必要解決垃圾問題。

記者趙婉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