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台新大樓造價高昂,除了因為港台要求各項設施均最新最先進,另一原因是大樓的「實用率」偏低,真正用於提供廣播服務及辦公的淨作業樓面面積,僅佔建築樓面面積約三成三,許多地方用了來做貨倉儲存舊影帶、設置數據中心,以及提供獨立的供電、消防及資訊系統等。議員直指港台新大樓「華而不實」,是「大白象工程」。
陳鑑林昨於工務小組指出,港台新大樓建築樓面面積約八萬四千平方米,淨作業樓面面積卻只有二萬七千平方米,「實用率」僅三成三,設計上浪費了不少地方,「做大做靚、華而不實,大白象工程、大花筒開支」。
馬逢國質疑新大樓的媒體資產管理空間是現有的五倍,質疑港台現已數碼化,應可大幅壓縮儲存空間,「一部智能手機已可放數十部、上百部電影」。副廣播處長戴健文解釋,港台仍要空間儲存過往的節目影帶,作為「集體回憶」。鍾樹根建議將《獅子山下》等有價值的節目影帶,轉交予香港電影資料館儲存,相信會「(收藏)做得好過你」。
代表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指出,將軍澳已有不少私人公司設立的數據中心,港台可選擇租用,毋須花錢花地方自設。同樣有資訊科技背景的鍾樹根亦說,租用外間數據庫收費便宜,「識少少IT都覺唔妥」。戴健文表示,港台節目資料庫仍有不少檔案,因版權關係須放在港台範圍,故需要大量伺服器。
港台要求將電台及電視部的設施完全分開,以確保兩者能獨立無間斷運作,令新大樓內的供電、消防及資訊傳送系統全部要「打孖上」。葉國謙直斥有關要求「莫名其妙」,鍾樹根更揶揄指,若要防範災難,應將大樓分別設於香港及九龍新界,其中一方停電時另一方也可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