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九巴申請加價再思

九巴又申請加價,這一趟的加幅是百分之四點三,單以加幅來說尚算溫和,大約和通脹差不多,是以坊間縱有不滿的聲音,但大致上還說不上群情洶湧,可見九巴在以前的加價事例上已明白社會的反響,所以今次的申請加價有着聰明的處理。平情而言,小市民的生活並不好過,工資上升的幅度和通脹相比只是相若,實質的生活改善並不顯著,是以對任何公共事業加價都很有意見,可是當加價幅度和通脹大致扯平時,則強烈反對的聲音就得不到很大支持,頂多是說九巴沒有顧及小市民的利益、沒有肩負企業社會責任而已,這些都已經是九巴管理層意料之內,對這些口號式的宣洩,其實沒有多大的作用。

並非簡單加價申請

九巴當然可以申請加價,這是一家企業的合理權益,問題是該不該加價,又或是應否加價,這是企業權利行使和能否行使的考慮,而審批大權則在政府手上。換言之,我們可以對九巴申請有意見,可以不同意九巴的做法,但我們同時要尊重九巴合法去得到其權益的權利,當中的研批和輕重考慮,就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政府要怎樣去處理九巴的加價申請?從以前的思維看,九巴的經營有虧損,加價理應是無可厚非,可是近年民意的反彈,政府也不可能以從前的方法行事。九巴加價的申請當中有很多要正視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加價申請。

首先,就是坊間質疑九巴的財務安排,不少評論都說,九巴利用自己的車隊優勢,去經營路訊通的廣告生意,結果是路訊通有盈餘上繳控股公司載通,而九巴卻要虧損,這是市民埋單的安排。從這方指控來說,這種意見是以為九巴是有盈利的,但因分帳問題而弄到要加價。可是一個簡單想法是,若果路訊通的盈利是要用來補貼車費,九巴也沒有誘因去經營路訊通,換言之,路訊通是否有盈利和九巴的巴士經營是否有虧損,彼此是兩個分開的問題。

考慮社會資源運用

在這裏,要強調的是這並非說現在的安排沒有問題。我們不能期望路訊通的收益可以全數回贈給乘客,但九巴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轉讓收費安排,從路訊通的收入撥出一部分作為租用九巴車廂的費用,這可以增加九巴的非票務收入。具體安排還得看政府如何評核九巴和其關連公司的財務安排,這需要政府的把關,也需要向市民說清楚這個安排,不然有關團體只會口號式的要求路訊通全數回贈市民,不顧實際的企業運作。

第二個要詳細考慮的,就是九巴路線重組的建議。不少評論都說九巴早前才進行過路線重組,現在又來重組建議是不該的,而且路線重組的成本效益還未有回贈市民。對於這個說法,筆者不表贊同,因為九巴上次路線重組其實真正實行了才數個月,而且規模並不算大,這些成本減省不能和工資上升和燃油上升抵銷,以此為由來否定路線重組並不合適。路線重組會影響到市民的選擇,但要少數盈利的路線去補貼大多數的虧本路線,則是說不過去。以九巴的公開說法,現時是三成的盈利路線去津貼七成的虧本路線,這不是健康的做法。經營巴士無疑要拉上補下,但過多的虧本路線則是說明這個模式行不通。路線重組有其必要,但政府也要確保重組會對總體社會有利,單單從一家公司虧本與否的方向出發,並不是路線重組的理由,更多是社會資源的運用,例如候車時間、道路擠塞、空氣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