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檢討行會

究竟行政會議的政治功能、作用為何呢?行政會議本是殖民地體制的遺迹,與民主政制關連不大,既不是內閣制,也沒有內閣的決策能力和議事能力。殖民地時代是用行政會議來制約土皇帝港督。

五十年代以後逐步加入港人代表,首先是買辦為主,繼而是買辦轉化的大家族,再在香港工業化之後加上滙豐銀行以外的大商會代表;其中迴避了八十年代中英談判之後冒起的地產商與珠三角的港商。為政治平衡和爭取對殖民地政府的支持,期間亦重用專業人士,以抗衡資本家的直接與間接勢力,平衡既得利益中的不同勢力。在彭定康時代甚至把原來行政會議的既得利益清洗,換上他親自挑選的政治人物來加強在回歸前的政治布置,彭定康的角色已不是傳統港督,而是英國政府的直接代表。

回歸時把殖民地體制大部分接收,不加檢討。故此,出現了行政會議這樣不倫不類的政制組織,既幫不了特首,也制約不了特首,行會成員也不知要做甚麼;原來的行會紀律也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相信始作俑者可能便是梁振英,主因是與曾蔭權不協,但梁作為行會召集人的職權、角色不清,與特首關係不明確應是主因。

今天林煥光似乎亦以梁振英當年作為榜樣,也凸顯出行政會議的功能、角色的模糊不清。事實上,從政制改革方面重新檢討行政會議制度,可能有助理順特區政府權力機構的作用與關係,以此來建立真正符合「一國兩制」的政治體制,而不是永遠處於殖民地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