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尿管結構異常 增尿道炎風險

小便刺痛、尿道紅腫不適、不願去小便……以上種種都是嬰幼兒尿道炎常見病徵。此症是兒童常見疾病,成因主要與細菌感染有關。資料顯示,當中約八成個案是受大腸桿菌感染,例如兒童尿片上的糞便沾染尿道出口,當中的大腸桿菌便可能會令尿道及膀胱等受感染。

嬰兒尿後哇哇大哭留意

臨床上,亦有一些個案是因兒童的尿管先天結構異常,出現尿液反流問題,增加尿道炎的機會。兒童出現以上徵狀時,若年紀已屆4、5歲,可能已經懂得主動向家長反映種種病徵與不適;但當患病個案屬嬰幼兒,他們可能會在尿急或小便後哇哇大哭,並可能有發燒、嘔吐,以至食欲不振等徵狀出現,故家長需加留意。

醫生會安排病童驗小便作種菌測試,如有需要亦可能會為他們抽血化驗,先排除其他致病原因;若懷疑尿道炎涉及尿管結構問題,醫生會安排超聲波、尿道X光造影等作進一步檢查。治療以抗生素為主,當中可包括口服抗生素或靜脈注射等,家長在日常也需留意兒童尿片及便後的衞生護理,減低感染機會。預防勝於治療,為免出現尿道炎,最重要是給予孩子足夠水分、注重衞生、定時小便及減少長時間泡泡浴等。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

學會網站︰www.medicine.org.hk/hkps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