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近半暗瘡患者呈抗藥性

痤瘡桿菌是引起暗瘡的主因,不少人想盡辦法醫暗瘡,如自行到藥房或網上購買抗生素藥物,但盲目塗藥膏或適得其反。本港研究分析逾百名暗瘡患者,八成人驗出痤瘡桿菌,當中五成半對抗生素呈抗藥性。百分之八人自言從未使用抗生素治暗瘡,亦驗出抗藥,反映濫用抗生素趨嚴重。醫生推算,兩成人生暗瘡不斷塗藥膏亦無效,提醒要完成抗生素療程或至少使用一周,勿眼見暗瘡「謝咗」就停藥。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引述中文大學、衞生署○九年首項暗瘡研究,分析一百一十一名患暗瘡超過六年的市民,八十六人抽取膿瘡驗出痤瘡桿菌。四十七人的痤瘡桿菌對治療暗瘡的抗生素有抗藥性,包括氯林黴素、紅黴素及四環素類藥物,抗藥比率較日本、韓國高逾十倍。

亂塗搞出濕疹敏感

「好多人塗幾日藥膏,見暗瘡謝咗就停藥,其實只係皮膚表層紅腫消退,皮下仲有問題。」陳厚毅稱,臨床發現一半病人自行購買口服或外用抗生素,自行縮短療程,久而久之細菌容易有抗藥性。待暗瘡愈來愈嚴重,延誤醫治令發炎加劇,即使治愈亦可能永留疤痕。有人誤以為多洗面或「密密塗」膏藥可減暗瘡,陳指或有反效果:「一日洗十幾次面,會搞到皮膚敏感同濕疹。」

緊密接觸可傳瘡菌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亦稱,痤瘡桿菌可經緊密接觸傳播,女士們共用化妝粉撲或家用美容導入機,甚至在美容院使用針清擠暗瘡,工具若未經消毒,容易交叉感染。他又指,過去五年本港共售十二萬支氯林黴素藥膏,六成於藥房出售。若市民使用不當,加劇抗藥性問題。

三十一歲的梁小姐讀中學時不斷「爆」暗瘡,面上長滿膿瘡,並留有疤痕。她初時購買消炎藥膏及到美容院做「針清」,仍無法解決問題,獲醫生處方口服抗生素及藥膏,情況好轉。一年半前她因工作忙碌及睡眠少,暗瘡再爆發,大量塗類固醇無效,直至服抗生素及塗維他命A酸藥膏才改善。同受暗瘡困擾的袁先生曾誤以為酒精可擊退暗瘡,豈料爆瘡更嚴重,最終須求醫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