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官員安享晚年 百姓老無所養

「老有所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但在中國社會日趨進步、國力不斷增長的今天,安度晚年仍是神州百姓可望不可即的夢。

近日,清華大學教授有關退休人士「男耕女織」的驚人妄語,以及國務院提出明春試行的「以房養老」,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從中折射出的是社會對「老有所養」的困惑與不安。

入不敷支 退而不休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公開建議︰國人不延遲退休年齡,但延遲到六十五歲再領養老金。「那五十歲退休後,中間十五年怎麼辦?」楊教授說︰男的去做園林工,女的去洗衣服,多好啊!

此怪論一出,即遭到輿論炮轟。退休領取養老金乃天經地義,卻要百姓空等十五年後再領取,當官的退休後卻能早早領着一大筆錢風流快活,可謂飽漢不知餓漢飢。事實上,不少人退休時早已體力透支,有的甚至百病纏身,要讓他們再去幹園丁、當洗衣工,這像人話嗎?再說,大多退休職工入不敷出,亟待養老金餬口,要他們繼續苦捱,於心何忍?

替國家出謀劃策,楊教授此番「高論」,對緩解國家養老金缺口也許有益:據官方披露,全國養老金缺口高達兩萬億元,其中十四個省就虧空近八百億元。問題是,這巨大的窟窿若用延遲發放養老金的方式來堵,則是徹頭徹尾的損招,本末倒置。試問,如果楊燕綏不是教授,只是一名普通紡織女工,她會如此高談闊論嗎?

與楊教授「男耕女織」謬論不同,「以房養老」是官方在養老金大量虧空下推出的權宜之計。兩者提議的養老方式雖然有別,但同樣曲高和寡,脫離現實。

所謂「以房養老」,本質上就是賣房養老,這種養老方式在不靠子女養老的西方國家頗為流行。不過,中國與西方國情不同,「但存方寸地,留於子孫耕」是中華民族千年傳統,倘若老人將房產抵押給金融機構,而不留給子孫,大多國人不會接受。況且,當今貧富兩重天,高官權貴房產少則幾套,多則幾十套,根本毋須「以房養老」;草根階層卻蝸居陋室,無房養老,當局推出「以房養老」,對解決「老有所養」有何助益?

官民退休 天差地別

其實,要推行全民養老,當局並不缺錢。如果政府廉潔奉公,不再挪用社保基金、中飽私囊,如果央企國企巨額利潤能夠「還利於民」,如果三公消費減一點,樓堂館所蓋少一些,國家還缺養老金嗎?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唱出了許多農民工心中的悲苦。君不見,鄭州七旬老人為了換取五十塊錢,頂着烈日拉着一百公斤麥秸艱難地行走在馬路上,安徽七十二歲老婦每天凌晨三時用人力車載着六歲孫女去掃大街,河南新鄭年逾七十的環衞工靳春波甚至因勞累中暑斷送了性命。這些老人幹着最累最髒的活,卻沒有養老金,沒有醫保,只能退而不休,令人情何以堪!

不患寡而患不均。當今中國養老制度的最大弊病是分配不公,官民退休天差地別,工薪階層退休前按月供款,退休後只有千多元養老金,政府官員在職時養老保險一分未繳,退休後卻可坐享逾萬養老金。天底下哪有「僕人」的退休待遇超過主人?

最美桑榆景,人間重晚晴。如果「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陽光不能普照神州大地,百姓如何幸福?社會如何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