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房屋問題源頭是人口

特區住屋問題,現屆政府說的不少,比如上台前掛在嘴邊的「香港不是沒有地」,「香港的住房只佔全港百分之七土地面積」,說的好像很有辦法。到實行起來,跟垃圾處理一樣,沿用前朝堆填政策,不敷應用便擴建堆填區。煲呔曾做特首時,便試過提出將軍澳堆填區佔用郊野公園之議,如今沒地起樓政府也向郊野公園埋手,不只是實用主義,還直觀得很,政策沒理念自然顯得粗糙。

上世紀五十年代,港英對住房問題採安置政策,把大量寮屋居民遷徙入公屋,明知不是安居,重點是提供安全居所,不至於一場大火或一場山泥傾瀉造成重大傷亡。沒料六十年前的房屋政策,回歸後依然不改,如果打郊野公園主意,只為建造更多公屋單位,以迎接看不到盡頭的新遷入人口,到頭來不過讓絕大多數人居住在狹窄空間,然後又和少數富豪的獨立屋構成強烈對比;不如保留郊野公園現狀,讓全港市民有海闊天空的生活空間。當基層認為政府收回高爾夫球場用地好過發展新界東北,便知郊野公園也有拉近貧富的行政價值。

特區住房不要唱甚麼為下一代的高調,根本是個從前已有、於今尤烈的當代問題。政府丟出郊野公園起樓的命題,不過把問題丟給市民,要麼支持新界東北發展,不然便蠶食郊野公園土地;豈有魄力真學新加坡,夠膽置樓市於不顧,全面提升住房面積。不是說涼薄話,垃圾處理除了堆填,還有源頭減廢,房屋問題的源頭正正是人口政策,地少人多,沒人口政策的房屋政策,再怎麼討論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