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處理立法院長王金平事件,一反過去溫良恭儉讓的作風,改以強勢作為,憑特偵組的監聽密報,不給當事人答辯的機會,在缺乏程序正義的情況下,撤除王金平的黨籍,剷除王金平的職位,勢必引起黨內極大的反響。
王金平返台提出了三不:不辭職、不退黨與不罷免總統。不過,馬英九毫無妥協空間,並表示團結不應在縱容司法關說的風氣之下,否認了特偵組違法濫權之說。馬英九除王之心堅決可窺一斑。
司法關說在台並非罕有之事,況且此事乃是為立法院同仁之關說,馬英九無限上綱的作為,其背後有何用意,值得探討。由於馬英九的強勢快速處理王金平關說案,國民黨外表看來不可能即時分裂,但內部的分崩離析可期,此將影響及未來的選舉及兩岸路線的發展。
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有一強勢的執政黨才可推動。兩岸由經貿進入政治議題,遇上難以突破的瓶頸,今國民黨內部分裂,必影響在兩岸政策上有一致的觀點與作為。更何況,任何兩岸簽訂的協議必須經過立法院同意,像服務貿易協議案躺於立法院內,必難通過,對北京也是難以交代。
連戰與王金平跟黨內中青代關係良好,只要連王影響力在,使得外省中青代接班的機會大增,便不符馬英九的規劃。對於政黨更替或政權交替,歷史證明,若不是自己扶植的接班人,政策就可能被提出檢驗,甚至遭受刑罰,如陳水扁案便是如此。現在,連戰之子連勝文在有意角逐台北市長的人選中民調最高,但不屬馬英九的規劃,故有必要出手。
馬英九的權勢謀略讓國民黨隱形分裂,兩岸服貿協議、互設辦事處等法案未來在立法院勢將難以過關,無形中將影響兩岸關係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