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夜潛捉蟹門外漢玩命

夜潛捉蟹猶如自掘墳墓!日前夜潛新手冒着強颱風尤特逼近,仍夜潛捉蟹,最終命喪水底,惟事隔數日後,仍有夜潛愛好者在大埔、西貢及馬鞍山一帶的夜潛熱點海域「尋寶」,有人無懼風雨及雷暴警告,在欠缺足夠救生裝備下,獨自潛至大埔大美督的海底捕蟹捉魚;有夜潛客更在馬鞍山烏溪沙水底被魚網纏住,險葬身大海。潛水專家直指,門外漢獨自夜潛隨時求救無門,形同玩命;即使三五成群,若裝備及經驗不足,選址又不當,也隨時被海底淤泥啜腳或魚網纏身,甚至被違例沒有開着燈號的「鬼艇」撞爆頭。

每年八、九月屬捉蟹旺季,本月十二日一名男子無懼強颱風襲港,前往大埔布心排村對出石灘夜潛捉蟹,疑因裝備不善及不諳現場環境,被淤泥啜腳沉屍海底。意外發生數日後,記者晚上前往熱潛地點大埔大美督、三門仔、馬鞍山烏溪沙及西貢等地,仍然發現大量潛水愛好者夜潛捉蟹。

刮湧浪不宜水上活動

上周六,夜潛熱點烏溪沙碼頭海面波濤洶湧,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不時下着大雨。有逾十年潛水經驗的何先生帶同新手陳先生,一同往上址夜潛,近句鐘便有不少蟹及魚獲,吸引途人注目。何指出,上址海床有不少垃圾及纏繞物,加上時有暗斜位,夜潛甚為危險。他稱,當晚在水底便不慎被舊魚網纏住,又忘記帶刀下水,幾經掙扎才可脫險,但仍被割傷。

有十年夜潛經驗的Jimmy當晚亦與另外三名友人一同到大美督出海夜潛,他認為,肇事的布心排村對出石灘的海底屬泥底,環境較惡劣,相反大美督為沙石底,故一直只在大美督夜潛,「一定唔會揀喺泥底玩,同埋冇必要都唔會掂到水底。」Jimmy憶述,奪命意外當晚發生時正值潮漲,亦吹起強勁東北風,令布心排村對出海面相當「食風」,加上刮起湧浪,即使經驗充足亦不宜進行水上活動。

夜間視野差增加風險

除不諳環境而產生危險,單獨夜潛亦存在風險,記者在大美督發現,有夜潛人士單獨夜潛捉蟹,該夜潛客全副裝備,背上氧氣樽,頭戴潛水電筒,獨自潛下漆黑的海底。

據知有潛水愛好者每周均到附近捉蟹,惟上址只為一個石灘,並沒有任何救生設備。

潛水訓練中心訓練總監張衛指出,近期新界北海域蟹類繁殖理想,吸引不少人到大埔近海「狩獵」,他表示夜間甲殼類海洋生物較日間活躍,而魚類多於晚間休息且警覺性較低,兩者夜間皆較容易捕捉,一直吸引夜潛一族,惟夜間光線不足,視野較差,增加潛水風險,故除非做足準備,否則獨自夜潛等同玩命。

「遇到咩事有燈都冇用,因為喺水底未必有人留意到你,有同伴都可以幫你求救。」張續指,雖然浮潛與潛水不同,浮潛裝備需要較少,但浮潛人士亦宜先參加潛水訓練課程,事先累積在不同海底環境的應變經驗。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夏季海洋水溫較高,有利微生物生長,令海洋生物有充足食糧生長及繁殖,而八、九月時蟹及魚量特別豐富。

海事處發言人表示,如在公眾碼頭等進行游水或潛水活動並不違法,但是若潛水而影響海上交通,則有可能違反公眾地方防擾罪,違者可被罰款五百元及監禁三個月。

夜潛五大危機:

1.淤泥啜腳

2.魚網纏身

3.暗湧突襲

4.「鬼艇」撞頭

5.獨潛失救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