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患者糞便播毒高危

內地H7N9禽流感勢於秋冬捲土重來。浙江省傳染病專家與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發表聯合研究報告,首次深入剖析H7N9死者的病理組織變化,發現多達三分之二死者的糞便驗出H7N9,顯示病毒有機會透過排泄物傳播。H7N9死者肺部嚴重破爛,病情較急者肺泡破損出血,十日內死亡;即使「捱」過兩星期,亦會嚴重肺纖維化,繼而令多個器官缺氧衰竭;免疫細胞因嚴重發炎而「瘋狂」,吞食正常白血球,令患者易受其他惡菌感染。參與研究的學者指,H7N9對人體的嚴重破壞接近H5N1,強調必須盡速處方「特敏福」。

浙江省是全國至今錄得最多H7N9確診病例的省份,截至本月初共四十六宗病例,九人死亡。今次研究由浙江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專家李蘭娟,聯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人進行,報告於《臨床傳染病期刊》發表。

研究報告:引發呼吸窘迫綜合症

袁國勇指,今次是首次對H7N9死者進行全面病理組織分析,調查六名死者及六名幸存者,檢視血液、排泄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化驗結果,並解剖其中三名死者。三分之二死者的糞便樣本驗出病毒,其中一人在發病後十日,痰涎及鼻咽分泌再驗不到病毒,但糞便樣本則驗出;幸存患者中,三分之一的糞便驗到病毒。袁國勇指過往有研究指,約三成H5N1患者的糞便帶病毒,人類豬流感則少於百分之五。H7N9患者的糞便帶病毒比率高,是重要啟示,須特別防範患者糞便污染環境。

另一重要發現是發病十日內死亡的患者,通常肺泡出血甚至咳血,顯示肺部嚴重發炎;發病兩星期後死亡的患者,肺部大面積纖維化,引發呼吸窘迫綜合症。正解釋為何部分患者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但腎、肝、心及血液卻驗不出病毒,因病毒沒直接侵襲內臟,內臟衰竭由缺氧引起。

巨噬細胞「瘋狂」 吞白血球血小板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死者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比率達八成三;專家同時發現死者的白血球、血小板及淋巴細胞水平明顯較低。袁國勇解釋,這是由於患者肺部極嚴重發炎,令本來負責殺滅外來病菌的巨噬細胞「瘋狂」,連骨髓內的白血球及血小板也「吞晒」,反致免疫力急降,增加惡菌入侵風險。

袁國勇坦言,今次研究顯示H7N9對人體的影響,包括對肺部的破壞、可經糞便播毒等,均與H5N1相似。H7N9死者在發病後五至七日才獲處方抗病毒藥物,顯示有必要盡速向患者處方「特敏福」,是治療關鍵。

H7N9死者情況

三分之二(67%)死者大便樣本驗出H7N9病毒,生還者中亦有三分之一(33%)的大便驗出病毒,反映病毒可經排泄物傳播,情況與H5N1相似。

發病後十日內死亡的患者,因肺部嚴重發炎導致肺泡破損出血,肺部細胞驗出大量病毒抗原;發病超過十四日後死亡的患者,肺部大範圍纖維化,引發呼吸窘迫綜合症。

患者痰涎中的病毒濃度,比鼻咽分泌物為高,顯示病毒主要引起肺部及下呼吸道感染。

死者的白血球、血小板及淋巴細胞水平明顯較低,由於病毒令肺部出現極嚴重發炎,激發骨髓內的巨噬細胞過度活躍,吞噬骨髓內所有正常細胞,引發「噬血症」。

「噬血症」造成免疫能力急降,這可解釋六名死者中五人(83%)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六名生還者中三人(50%)有細菌感染。

全部病人的血液及尿液均驗不出病毒,解剖顯示死者的腎、肝及心臟均無病毒,顯示H7N9主要入侵肺部及腸道。死者最終出現多重器官衰竭,主因為肺部嚴重受損而缺氧,並非由病毒直接造成。

資料來源:《臨床傳染病期刊》研究報告

記者陳紹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