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欠配套 環保政策一團糟

港府早前推出擴建三個垃圾堆填區計劃,因反對聲音強大而全軍盡墨。其實,不是市民不支持減廢,更不是市民未意識到垃圾圍城的危機,而是港府根本就沒有做好垃圾分類回收的配套工作,食環署及房屋署轄下街市因缺少回收設備,以致每天生產數以千噸計的廚餘倒入堆填區,就是明證。

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不是食得是福,而是食得浪費,官方數據顯示,香港每天棄置的廚餘達三千六百公噸,一年棄置一百四十萬公噸,相當於全球二千萬難民一年的緊急糧食援助,食物浪費不可謂不驚人,用「折墮」來形容並不為過。廚餘容易腐爛,產生難聞氣味及大量溫室效應,而且對堆填區構成巨大壓力,目前已佔固體堆填約四成。廚餘回收循環再造,已經刻不容緩。

但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港府口口聲聲重視環保,並要求市民做好廚餘回收減廢的工作,自己卻沒有做好榜樣,沒有率先從政府管轄的街市做起。擁有十八個街市及六個熟食檔的房屋署,竟然沒有任何廚餘回收設施,遑論進行回收;擁有一百多個公眾街市的食環署,也只有一個街市進行廚餘回收試驗,象徵大於實際。港府早前發表環保路線圖,揚言十年內達到減廢四成的目標,目前看來根本是自欺欺人。

負責推動環保的環保署也好不到哪裏去。環保署與業界合作推出「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曾在街市、商場、酒店進行廚餘回收試驗,原意是讓參與的機構先熟習廚餘回收流程,以便日後進行規模化運作。不料,由於小蠔灣廚餘處理中心啟用期一拖再拖,不少參與機構被迫停止回收,計劃半途而廢。

港府做事向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想不到的是,一項沒有爭議而且工程量大極有限的小蠔灣廚餘處理中心都蹉跎歲月。該中心早在二○○九年開始興建,原定最快翌年投入使用,但不知何故工程一再延後,啟用期由今年底拖到明年,現在又押後到二○一六年,實際上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即使有朝一日落成啟用,每日也只能處理二百公噸廚餘,相對本港每日棄置的龐大廚餘,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政府推動廚餘回收一籌莫展,反觀私人機構卻做得有聲有色,有商業機構上個月在天水圍街市試行廚餘回收計劃,運作暢順,顯示街市作為回收據點切實可行。事實上,在全港私人及公眾街市展開廚餘回收的可行性甚高,只要教育好商戶做好分類或由清潔工人代辦就可實行,關鍵是要有回收機構配合,否則,廚餘回收了卻無法處理,最終還是運到堆填區一填了事,回收又有甚麼意義?

大海之鹹,一滴可知。當局回收廚餘光說不做,既無配套,更無承擔,反映整個垃圾處理政策亂七八糟,香港終有一天被垃圾包圍,變成臭港、垃圾港,決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