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服飾展 親睹「黃馬褂」

【記者譚美芳報道】香港歷史博物館下周三起一連兩個月展開歷來最大型的清代宮廷服飾展,展出一百卅多項巧奪天工的故宮服飾精品,其中卅多件更是首次曝光,包括皇帝朝袍及紙樣,可見清宮製作衣飾一絲不苟,清代的審美觀念更影響至今。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翁怡表示,清代服飾是中國歷朝最繁複的,有嚴謹煩瑣的衣冠制度,階級觀念極重,顏色不能亂穿,明黃色代表皇帝,皇太子要改用杏黃,其他皇子要用金黃色,「總之你一眼望落去就知佢係貴冑定平民」,防止僭越,亦會展出「黃馬褂」,該服原來是皇帝賞賜有功的官員,李鴻章便獲御賜,不過皇帝的近身侍衞也穿黃馬褂作識別。

她指清入關後,認為衣冠不輕言改,否則必亡國,故廢除漢族寬衣博袖式,強制推行具滿族騎獵特色的緊身窄袖長袍。

滿清原為游牧民族,為方便騎射衣服較貼身,衣袖有似馬蹄的袖頭,平時挽起,寒冷及出獵作戰時放下,上衣有大披領,狀如弓形,部分衣服加設毛皮保暖,但亦有吸納漢族傳統,如皇帝衣服加入龍紋。

清女極貪靚 頭加「大拉翅」

清代宮廷服飾雍容華貴,翁怡指清代女性極為貪靚,由頭到腳都要加「高」,「六吋高的鞋清朝一早就有!」以修長高挑為美,窄身長袍,頭上亦「僭建」加上如牌坊的「大拉翅」,原採兩把頭設計,以扁方一字排開兩邊紮成髮髻,其後生活安定追求奢華,愈插愈多髮簪,清代中期便出現由鐵線及布製成、類似鳳冠的「大拉翅」,以便有更多空間插簪。

鞋有六吋厚的高底鞋、花盆底袷鞋及元寶鞋等,指甲亦有鎏金指甲套,整套「戰衣」動輒數十磅,「成套着晒上身,應該未必行到。」但因男尊女卑,女士與男士出席正規場合時高度不會「僭越」男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