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神州,分配不公、貧富懸殊日趨嚴重。改革開放三十年雖然創造了巨大財富,但卻「肥了權貴,苦了百姓」。在利益集團的操控和掣肘下,所謂收入分配改革幾經波折,至今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近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提出,今年要重點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並就合理提高勞動報酬、加強國有企業收入分配調控等重點問題,制訂出台具體的配套意見。此番表態固然令全民「分享蛋糕」露出一線曙光,問題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蹉跎了九年,今次細化措施是否還得再等九年?最終能否兌現?
收入分配是否合理,是衡量社會能否「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的重要標誌。內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意也是為了消除不公,成果共享,縮小貧富差距;但這項方案從二○○四年啟動,一再延宕,直到今年「兩會」前才勉強交出答卷,而且還是原則性、框架性的文本,既無具體內容,更無約束力,簡直形同廢紙一張,令神州百姓大失所望。
內地官場歷來雷大雨小。無論是江澤民執政還是胡溫時代,「執政為民」從不離嘴,「讓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喊得震天價響;但「分好蛋糕,共同富裕」只聞樓梯響,多數平民不但無法分享經濟做大的蛋糕,反而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趨勢。
當今,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權貴與既得利益集團手上,這些只佔總人口百分之零點四的富人,卻掌握全國百分之七十的財富,他們醉生夢死、一擲千金,盡享榮華富貴。近日,有傳北京一富豪打高爾夫球期間肚餓,居然出動直升機,將一碗熱騰騰的餛飩直送球場草坪。豪門財大氣粗如此,實在令人驚訝。
相反,內地上千萬下崗職工只能望天打卦,依靠社會最低保障金,過着沒有尊嚴的生活;全國更有一億三千萬貧困人口終日為「衣食住行」而憂,為「生老病死」發愁。神州貧富兩重天,簡直堪比「天國與地獄」。不患寡而患不均。內地貧富懸殊的根本原因是分配不公,尤其是近十多年來,經濟蛋糕愈做愈大,分配不公反而愈來愈嚴重,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大多被利益集團所吞噬,大型央企更早已淪為官宦子弟的盤中飧。外國通訊社早前報道,中共「八大元老」家族的後人,個個均坐擁巨額財富,最少有二十六名「紅後代」掌控多個大型國企。其中不乏高官後人所控制的企業,其資產更高達一萬六千億美元。
這些央企肥得流油,高管年薪少則數十萬,多則上千萬,有的高管年薪甚至是國企員工平均工資的二千倍,相當於農民工平均工資的四千多倍。更令人詬病的是,這些高管坐享天文收入,不是因為特別聰明能幹,也不是經營管理好、個人貢獻大,而是依仗特權,侵吞國家資源,把本該「還利於民」的巨額利潤大多據為己有。國企地盤和紅利被權貴及其子弟幾乎瓜分殆盡,百姓如何還能分得一杯羹?
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要破除不合理格局,要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就要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刀。但說易行難,這些利益集團官方背景深厚,不但壟斷了資源,甚至操控了改革的解釋權。如何分配收入,百姓無權置喙,而是由權貴說了算。怕只怕改來改去,「分好蛋糕,共同富裕」最終還是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