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地嚴峻 陳茂波力撐填海

【本報訊】政府早前公布五個填海選址,惹起不少環保團體及地區反對,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強調填海是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因為不涉收地遷拆、可發展的面積較大,政府亦較易掌握發展時間。他重申,本港缺地情況已頗嚴峻,沒有本錢再蹉跎,呼籲社會考慮政府的方案,需顧及全局。

批個別團體忽略整體需求

陳茂波再次在網上發功,批評個別團體提出各種理由質疑土地需求,忽略整體社會現況和實際需要,反對政府提出在維港以外填海,理由包括未來人口增長比測算為低等。陳茂波反駁,人口預測不可能完全準確,需因應社會變化而調整。即使推算或有偏差,整體趨勢仍是向上,社會對土地需要有增無減。

按去年人口推算,未來卅年本港人口增長約一百三十七萬,即每十年增加四十多萬,與沙田新市鎮人口相若。陳茂波認為,由此推算本港每十年便需要一個與沙田新市鎮相若的地方,即發展面積逾二千七百公頃的土地。

近年本港拓土工作幾乎停滯不前,即使政府正開拓發展區,如啟德發展計劃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等,但需時達廿年,並只能應付未來廿年人口需要。因此,政府須多管齊下,讓各種土地供應模式互補不足,並建立土地儲備。陳強調,填海是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因不涉及收地遷拆,可以短、中及長期的形式存在,並按實際需要取用,而且可發展面積較大,可供較全面規劃,政府亦較易掌握發展時間。他更反問,「如果現在香港仍裹足不前,不盡快推進有關工作,讓土地供應緊絀繼續窒礙我們的生活和發展,最受影響的是誰?」

環保團體批評陳茂波的網誌有「篤數」之嫌,木土研究社認為陳以沙田作例子,指本港每十年需要二千七百公頃土地,但當中其實包括過千公頃綠化帶及馬場等「非發展用地」,嚴重高估土地發展需要。環保觸覺亦批評陳茂波所指顧全大局,即只顧全地產商及建築公司等,而中華白海豚等「弱勢社群」利益將被犧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