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帑維修古蹟遭過橋抽板

審計署署長報告炮轟港府保育古蹟不力,但原來政府現正推出的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同樣問題多多,本報發現政府不但「零宣傳」該批領取動輒百萬元維修資助的歷史建築物需合理地開放讓公眾入內參觀,更無規管有關歷史建築物的開放時間及申請安排。有領取百萬元維修資助的業主並無交代物業開放時間,亦無提供查詢電話及傳真號碼,市民去信查詢更「石沉大海」,並無收到任何回覆。有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質疑有關維修費用公帑支付,炮轟物業並無合理開放有違計劃原意。發展局在收到本報查詢後,即規定新批申請要提供電話號碼或電郵供市民查詢。

為協助歷史建築物的業主保育物業,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八年八月起推出維修資助計劃,上限六十萬元,後「加碼」至一百萬元,而資助先決條件,是業主在維修工程完成後指定十年期內,不得拆卸部分或整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期間亦不得轉讓業權,並需作合理程度的開放讓公眾參觀。

不過,本報翻查過去獲批准申請,發現首兩年獲批資助的歷史建築物因大部分為廟宇或教堂,白天會開放予公眾參觀,但隨着申請物業類型增加,開放程度開始呈現變化,料隨着資助金額「加碼」吸引更多業主申請,問題勢將惡化。

違開放協議 須償付資助

本報發現近期獲批維修資助的歷史建築物,不少並無列明開放時間及日期,部分更無聯絡電話,例如申領一百萬元維修資助的新界沙頭角新樓街8號二級歷史建築物,列明公眾可透過預約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及六進入地面層參觀,但要先去信聯絡業主,業主並無提供任何電話或電郵等其他的聯絡方法,本報上月廿五日去信查詢,但兩個多星期仍未有任何回覆;另一領取百萬元資助的元朗林屋只限每月指定兩日開放,公眾要電郵查詢;最近獲批申請的聖神修院小教堂及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亦限特定時間開放,其中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其實兩次申領維修資助計劃維修物業的不同部分,共領取二百萬元維修費。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有關歷史建築物的開放細節,要視乎個別情況,如建築物的用途,與申請人協商而定,當局會定期巡查,確保有關的開放時間得以按協議進行,若受資助人士違反協議中的任何條款,受資助人有機會須償付全部或部分資助,以及政府可酌情決定的行政費用。

議員倡公開業主電話電郵

古諮會委員陳捷貴稱有關資助屬公帑,「如果個業主攞咗政府資助,答應咗開放畀公眾參觀但又無合理安排,咁就即係無誠意開放,咁樣係非常唔合理!有浪費公帑之嫌。」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葉國謙亦質疑有關參觀安排欠妥,不便公眾,認為要增加透明度,包括要公開業主電話及電郵聯絡方法,亦應訂明開放日期及時間,讓公眾申請。

記者譚美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