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工潮持續,勞資雙方對抗升溫,各不相讓,鬥爭味濃,政府處境尷尬,只能講一些中聽不中用的說話,要調解勞資角力,恐怕要政府高層要員出馬,才能奏效。據聞中央政府對事件遲遲未能解決,亦有微言。
和黃集團親自由高層領軍,調動人力及物力,誓與工會硬碰,大有不獲勝利不收兵之氣概。近日連串進攻,後發先至,逐步奪回主動權,未來冷靜觀察工會有何行動,然後再出招應對。
工會在社會抗爭上佔有優勢,可動員同情者繼續包圍長江中心,宣示不滿資方殘酷剝削工人。某程度上講,工會及罷工工友打的是逆境戰,如何維持士氣以抗爭到底,是一大挑戰。失業的威脅帶來頗大的心理壓力,家屬的體諒與支持至關重要;罷工基金的接濟難以長期運作,持久戰說易行難。
社運不可能取代工運,前者應服從後者的訴求,始終四百多位罷工工人及其家屬的利益,才是抗爭運動的重點所在,即使贏了社運但輸了工運,工會與工人還是輸家。
工會必須調整策略,在穩定軍心的同時,尋找可讓步的空間,尤其是加薪二成三的幅度不能企硬,問題是下調幅度的底線如何拿捏。社會抗爭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不可能不斷升級。呼籲市民罷買,對和黃旗下的零售業務影響有限,亦難以持久。
五一勞動節倘能動員數以五至十萬計的工人及市民上街,對資方及政府將構成相當壓力。